台綜院下修經濟成長預測僅有1.45%

  • 資料來源:現代財經基金會
  • 更新日期:2023-06-26
分享到 Facebook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Line print

2023年6月17日至6月23日財經要聞分列如後:
1. 台綜院下修經濟成長預測僅有1.45%
  《本會6月20日訊息》繼中央銀行下修今年經濟成長至1.72%,台綜院19日下修今年經濟成長預估降至1.45%,比去年底的預估2.51%下調超過一個百分點。台綜院更進一步說明,這次大幅下修台灣經濟成長預估,主要原因來自外在環境因素。
  台綜院指出,上半年全球經濟負面消息頻傳,地緣政治分裂威脅擴大,貿易緊張局勢加劇,國際直接投資活動趨向保守分散,讓全球經濟在崎嶇的道路上緩慢復甦。此外,加上全球許多國家央行因應通膨,採取緊縮貨幣政策效果今年開始顯現,雖距離有效調降通膨需要相當時間,但未來仍然將會面臨經濟持續衰退威脅。
  台綜院表示,台灣從去年下半年起,受到國際經濟景氣大幅下滑影響,外需出口疲弱,經濟成長轉為依賴內需成長動能推動;不過,由於民間投資活動持續放緩,民間消費已成為今年拉抬支撐經濟成長的支柱,這些是影響今年台灣經濟表現的關鍵。
  台綜院表示,於去年底曾經指出,2023年全球經濟前景將會面臨大幅下行風險,今年上半年果然見到經濟外冷內溫。至於下半年經濟成長方面,台綜院看法頗為保守。
  台綜院認為,雖短期消費有短期之利多,而且上半年政府發放全民共享稅收盈餘6,000元現金,股市也有科技題材帶動,拉抬指數重回高點;但通膨讓民眾的生活成本增加,加上實質薪資倒退,除了去除低基期因素之外,民間消費很難在短期內有效抬升,低度成長環境不容樂觀,這也是大幅下修台灣經濟成長降至1.45%的原因。
  至於全球經濟情勢部份,台綜院認為,全球經濟成長復甦力道疲弱,今、明兩年成長仍然低於長期趨勢,預估今年將是除了2020年疫情爆發之外,顯現自從金融危機以來最低紀錄,明年預估可以維持緩慢復甦,面對貿易成長低於經濟成長,未來仍將需要依賴內生動能支撐。

2. 央行研究報告指出美元地位難以撼動
  《本會6月17日訊息》依據中央銀行最新「美元之國際地位」研究報告指出,從貨幣計價單位、交易媒介與價值儲藏等三大功能的評估顯示,未來美元仍將維持最主要國際貨幣之地位、美元地位難以撼動。
  報告指出,茲從2022年二月烏俄戰爭以來,美國將「美元武器化」為制裁俄國,國際去美元化聲浪似有增溫跡象。雖最近部分國家進行貿易,採避開以美元交割清算措施,但其經濟或貿易規模仍然有限,而且交割之後所得到的貿易對手方貨幣,仍然缺乏做為價值儲藏(投資)去處,亦即貿易對手方最終仍須透過美元清算彼此債權債務關係,其影響尚待觀察。
  報告分析,如從國際貨幣三大功能相關資料觀察,2022年美元在全球外匯交易占比上高居第一、微幅上升,美元在SWIFT支付貨幣占比中亦是位居全球之冠;再者,雖美元在全球外匯存底占比上略降,但仍然高達60%左右;美國金融市場深度及廣度更是位居全球之冠,加以其金融法規體系最為完備,以及軍事實力強大,促使美元資產為世人價值儲藏的優先選項。
  另一方面,從Fed編製主要貨幣的國際化指數觀察,2022年美元國際化指數66,遠超過歐元的24及其他貨幣;再以2022年中國人民銀行所編製的主要貨幣國際化指數,2022年第一季美元、歐元、英鎊、日圓及人民幣的國際化指數分別為58.1、21.6、8.9、5.0及2.9,也顯示出,美元國際化指數明顯領先其他主要貨幣國際化指數。

3. 中國大陸將在福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
  《本會6月18日訊息》第15屆海峽論壇大會於17日在廈門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大陸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宣布,福建將會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藉此示範區讓台企的獲得感、幸福感更強,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持續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深化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
  王滬寧表示,中共中央、大陸國務院訂定「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支持福建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同時指出,福建作為台胞台企登陸第一家園效應將會更加顯現,兩岸同胞需要堅定支持融合發展、共同繁榮。
  王滬寧認為,兩岸關係發展根基在民間、動力在人民,交流合作成果惠及兩岸同胞。陸方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始終尊重、關愛、造福台灣同胞,只要是有利於增進同胞親情福祉、深化彼此理解認同,陸方都會用心用情用力去做,而且一定做好。
  陸委會對此回應,與其每年耗費大量地方人力經費舉辦這些活動,不如拿出真正善意,停止日復一日軍事威嚇,儘早解除對兩岸交流的政治障礙與限制,全面開放陸生來台就學、陸客來台觀光,讓中國大陸民眾體會民主自由多元的生活方式,始有助增進彼此瞭解及良性互動。

4. 台灣遭美續列匯率觀察名單
  《本會6月18日訊息》美國財政部在台北時間於6月17日公布半年一度匯率政策報告,檢視2022年全年期間,今年沒有任何貿易對手國被列入為匯率操縱國,台灣則是持續被列入圍「一般觀察名單」。
  這份報告主要是聚焦在享有巨額貿易順差、積極干預外匯市場,以獲得貿易優勢的國家。最新報告內容指出,被美國列入為「一般觀察名單」共有七個,除了台灣之外,包括中國大陸、南韓、德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和瑞士,美國將密切關注這些貿易對手國家的做法和政策。
  在台灣再度被美國列入為一般觀察名單的第一時間,央行做出回應,央行指出,主要因為台灣對美國商品及服務之貿易順差達道510億美元,以及經常帳順差對GDP比率為13.3%,觸及前者兩項美方檢視標準。
  央行更進一步說明,同一期間央行淨賣匯130億美元約占GDP的1.7%,以及淨買匯月數小於八個月,均未觸及第三項美方檢視標準。
  央行重申與美國財政部之溝通管道順暢,雙方仍將在良好的互動基礎之上,持續針對總體經濟及匯率政策等議題,再和美方進行溝通。
  本次美國財政部匯率政策報告的三項檢視標準,分別為:
(1)對美商品及服務之貿易順差超過150億美元。
(2)經常帳順差對GDP之比率逾3%或依據美國財政部模型估算該經濟體有龐大經常帳之缺口。
(3)淨買匯金額對GDP之比率逾2%,而且在12個月中有8個月(含)以上為淨買匯。

5. 全球升息浪潮尚未結束
  《本會6月19日訊息》為能對抗通膨,英國、瑞士、挪威及土耳其等國家央行預料將在22日升息,土耳其甚至預料將調高利率46碼(11.5個百分點)至20%,為兩年多來的首度升息,也顯示出全球升息潮還沒結束。
  英格蘭銀行(央行),因通膨意外黏著,而在22日預料將提高基準利率1碼至4.75%,為連續第13次升息,升至15年最高。英格蘭銀行上周表示,通膨「需比預期更久時間」才會下降,而且勞動市場「非常緊俏」。
  英國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升8.7%,雖低於3月的10.1%,卻高於市場預期的8.3%。21日英國政府公布5月CPI數據,年升8.5%。市場認為,今年英國央行利率高峰將達6%,是2000年以來的最高,也遠高於市場所預估的美國聯準會(Fed)和歐洲央行(ECB)利率高點。
  歐洲其他國家,瑞士因為擔心基本物價壓力遲未消散,22日預料將升息1碼至1.75%,為一年之前啟動緊縮循環以來的第五次升息。雖挪威央行同日也是預料將升息1碼至3.5%,但在核心通膨高於預期、經濟前景好轉後,當地經濟學家益加預料將會升2碼。
  另一方面,隨著通膨趨緩及本幣匯率回穩,匈牙利央行繼上次降息4碼後,20日決策會議將有可能再度降息4碼,關鍵1天期存款利率,將由目前的17%下降至16%。
  至於土耳其方面,新任央行總裁艾爾康(Hafize Gaye Erkan)在首場會議上,準備政策轉彎,預料22日將宣布2021年3月以來的首次升息,大幅提高政策利率由目前的8.5%提高11.5個百分點至20.0%,為2019年中以來的最高。
  土國央行在2021年後期時,因為自稱是利率「敵人」的厄多安實施非屬正統經濟政策,以成長、投資和出口為優先,雖將政策利率由19%調降至8.5%,但在通膨上升狀況下,這波降息引發匯率危機,連帶又助長了通膨,去年上升至85.5%的24年高點。

6. 美國並不尋求對陸經濟壓制
  《本會6月20日訊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於19日會見習近平之後,當晚召開記者會,形容這兩天中在北京和中方領導高層的會談「扎實」,是雙邊關係向前邁進的正面一步。布林肯提到,如果爆發台灣危機,由於每天有50%的商業貨櫃交通經過台海,以及七成晶片相關產品出口來自台灣製造,因此將可能產生影響全球的經濟危機。
  布林肯在記者會上表示,在此行中希望逕向中方釐清,美國並不尋求「在經濟上壓制」中國大陸,貿易增加對中國大陸的經濟有利,對美國的經濟也是有利;但是,「某些特定科技」必須受到把關,以保護美國的國家安全。
  此外,布林肯也關切了中國大陸在台海做出的挑釁舉動,但是重申美國並未改變「一中政策」,美方也不支持「台獨」,不願兩岸現狀改變。
  布林肯表示,在訪中前,美中關係顯然是處於一個「不太穩定」的時刻,雙方均認識到必要予以穩定,美國對中國大陸帶來的挑戰「洞若觀火」。
  布林肯指出,為能化解誤解和誤判,暢通更好溝通管道非常重要。今後幾周之內,可以期待美中其他高官互訪。布林肯坦言,進展是件難事,不是單靠一次出訪。美中競爭不應該演變為衝突。

7. IMD世界競爭力評比台灣經濟表現退步
  《本會6月21日訊息》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20日公布「2023年IMD世界競爭力年報」,台灣在六十四個接受評比國家中排名第六名,僅有次於丹麥、愛爾蘭、瑞士、新加坡和荷蘭,超前香港一名,整體排名責是連續第五年進步,而且為2012年以來最佳排名。
  不過,在IMD世界競爭力評比中包括「經濟表現」、「政府效能」、「企業效能」及「基礎建設」等四類指標,雖台灣整體皆有進步,但「經濟表現」排名卻又自11名退步至20名。
  國發會表示,受到全球經濟放緩,終端需求下滑,製造廠商持續進行庫存調整,造成整體貿易動能轉弱,加上受到前一年度經濟成長較高基期因素影響,導致「國內經濟」、「國際貿易」等指標退步,前者由第4名退步到第9名,後者則是從第33名退步到第45名。
  至於通膨方面,雖然俄烏戰爭、氣候變遷等因素持續衝擊國際供應鏈,但是政府積極穩定物價,而且國內油電價格相對平穩,因此「價格」排名從第7名進步至第10名。

8. 外銷訂單連續9黑5月456.8億美元、年減17.6%
  《本會6月21日訊息》經濟部20日公布最新外銷訂單統計,受到通膨、升息因素干擾,終端需求仍然疲軟,5月外銷訂單持續走低、來到456.8億美元、年減17.6%、苦吞連續9黑,預計上半年已難逃負成長命運。
  經濟部統計處表示,雖高效能運算、人工智慧、車用電子等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擴增,加上半導體產業具有競爭優勢,有助維持外銷訂單動能,但黑天鵝仍然重壓全球景氣,包括通膨升息、俄烏戰爭,以及美中科技戰火等不確定性因素仍在,恐將持續抑制外銷接單成長。
  經濟部統計處預估,6月外銷訂單金額將落在465億至485億美元、年減17.6%至21%,第二季金額為1,347億至1,367億美元、年減17.7%至19%;至於上半年外銷訂單預測,恐將年減19.6%至20.2%,落在2,709億至2,729億美元之間。
  若從地區別來看,美國訂單金額為146.1億美元、年減13.5%、連續7個月負成長;中國大陸及香港為97.4億美元、年減20.9%、連續14個月負成長;歐洲地區訂單金額為67.9億美元、年減34.9%、連續4個月負成長。不過,東協地區從4月「由黑翻紅」後,5月持續一枝獨秀,接單金額75.6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更是史上首次超越歐洲,成為台灣第三大接單地區。
  至於全年是否可以呈現正成長?經濟部統計處指出,若以常態來說,下半年因為電子消費新品公布、台灣外銷表現也將較佳,若能搭配AI商機、廠商去化庫存進度等,雖預估下半年將會逐季增溫,但國際情勢多變化,台灣經濟仍然可能會受到俄烏戰爭、美國升息、美中貿易摩擦等不確定性因素影響,所以仍然必須審慎面對。

9. 綠電占比確定2025無法達到20%
  《本會6月22日訊息》經濟部21日公布最新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揭露2023年至2029年用電及供電預估,報告顯示再生能源建置進度仍較預期延後,原先預估2025年綠電占比要達20%,最新則調整為15.5%,至少必須等到2026年10月再生能源才會達到20%目標。
  經濟部能源局指出,這幾年中再生能源布建速度加快,去年全年綠電占比已經達到8.3%,預估今年再生能源占比將可以提高至10%;其中,風力、太陽光電全年發電量從2016年的25.7億度,成長至去年的142.2億度,已經是過去的5倍以上。
  不過,過去政府訂出能源轉型目標要在2025年達到再生能源占比達到20%目標,現在明確延至2026年10月才會達標。
  經濟部能源局解釋,主要是在這幾年中再生能源建設受道疫情影響,太陽光電與離岸風電建設面臨缺工缺料,甚至是缺船,因此實際要比規劃延後。至於後續再生能源規劃,2025年之後太陽光電將會以每年增加200萬瓩 、離岸風電增加150萬瓩為目標,到2029年時再生能源占比將會超過26%。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整體用電成長也較往年下修。經濟部表示,考量經濟成長預測下修,從去年第四季起電力消費已較同期減少,預估今年用電狀況將與去年相當,未來6年用電成長因產業需求仍在,故預測用電需求年均成長落在2.03%,較去年預測的2.3%明顯下修。
  經濟部能源局解釋,烏俄戰爭爆發之後,國際燃料價格上揚,加上全球呈現通膨、升息等因素,導致整體經濟出現改變,從去年第四季起電力消費也就開始減少,其中工業部門電力消費更下降達5.6%,代表業者開始進行調整生產、減少庫存,連帶用電量隨之減少。

10. 美國聯準會預估今年將再升息2碼
  《本會6月23日訊息》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於21日出席聯邦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聽證會時重申,為了對抗通膨「還有長路要走」,甚至明白表示,如果經濟仍然持繼依循目前走向,預估Fed在今年內還會再度升息2碼,是「不錯的猜測(good guess)」。
  Fed仍維持基準利率區間於5%~5.25%不變,同時預測今年至少還會再升2碼。對此鮑爾21日指出,Fed不會將上周會議按兵不動定調為「暫停(pause)」,亦即上周不採升息是一種審慎之作法,讓Fed於決定更進一步升息之前能夠搜集更多資訊。
  鮑爾在這次聽證會上對貨幣政策展望最為明白的說法,同時強調,實際狀況是多數決策官員的預估今年底之前還會再度升息2碼。
  在貨幣政策上,鮑爾一直聚焦於Fed對抗通膨之役。鮑爾指出,「自從去年中以來,雖通膨已經溫和一些,但儘管如此,通膨壓力持續居高,而且將通膨壓回2%的過程還有長路要走」。
  鮑爾表示,Fed可能考慮要求銀行提高資本額,有許多的計畫正在研擬,目前尚未定案。鮑爾指出,資本規則及其他規範如果改變,必須證明理當如此,任何改變都將「假以時日」,不會在短期內衝擊銀行業。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10682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二段77號20樓之三
© 2011 www.tnef.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