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四年台灣經濟社會需重建的工程

  • 資料來源:2024年2月15日工商時報A2版「社論」
  • 更新日期:2024-02-15
分享到 Facebook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Line print

  龍年開紅盤,投資人莫不期待台股「龍」光煥發。但對於即將執政的總統當選人賴清德團隊而言,以龍年為始的未來四年任期,仍然有許多的經濟社會議題亟待解決,絕對不容忽略。民進黨以「Team Taiwan(挺台灣)」為口號,透過公開場合不斷廣宣蔡英文總統執政八年以來表現,包括:經濟成長位居亞洲四小龍之冠,國民平均所得超「韓」追「日」;尤其過去兩年來出口持續低迷,去年出口金額仍然創造史上第三高,至於投資則是在風力發電建設加持下,去年外商投資金額更是近16年來第三高,可以說是自我感覺相當良好。
  面對未來四年持續執政之下,儘管新政府選前高唱國家治理願景,然而選後從其勝選感言中卻僅針對待解決的重要議題,例如健全勞保、健保財務,將會廣納民意參與、跨越政黨鴻溝,尋求共識略為論述。此與近年以來社會各界,尤其疫情暫緩之後所感受的景氣「悶困」,以及迎接全球經濟環境劇變挑戰之下,希望新政府提出較前瞻發展策略之期待,顯然南轅北轍。
  亦即選後從輿論的反映發現,面對經濟日益嚴苛挑戰之下,社會各界無不期待,將過去「唯一拚政治」思維產生的負面效應,能夠允諾未來四年重返已遺忘的謙卑「優先拚經濟」理念,同時將意識型態的改革,轉型厚植提高經濟競爭優勢,讓低迷的經濟能夠振衰起敝,進而持續成長動能。至於這些影響台灣經濟發展需重建的工程,大致可以歸納如下:
  其一,社會治理擺脫選舉考量,形塑民眾信心。1990年代之後,台灣在經濟型態轉型的同時,社會結構也呈現了變化;然而,政府在治理上並未以「數字管理」作為政策調整的依據,反而將其轉化為「管理數字」,藉此掩飾執政各項缺失,與社會各界之感受不同。亦即在社會各界感受考量下,必須擺脫以選舉為考量治理思維,重新形塑民眾對經濟發展的信心,同時提出妥適改善策略,否則恐讓社會信心更加薄弱,導致社會結構更加險峻。
  其二,產業轉型創造競爭空間,發揮創新能量。疫情之後全球經濟走緩,導致台灣出口成長衰退;不過,並非表示政府沒有政策操作工具,而是需要透過鬆綁不合時宜法規,致力創造競爭空間,藉此提供較公平合理、友善親和的經營環境,發揮民間創新能量,使得各項產業在自由競爭下找出最佳創新模式,進而產生最適群聚型態。此外,兼顧產業均衡發展,在投入新興產業發展的同時,需要積極推動傳統產業轉型,讓台灣發展為亞太研發中心、高階製造中心,進而為經濟的成長打造基礎。
  其三,能源政策秉持循序漸進,調整最適配比。過去八年以來,雖政府高唱2025年「非核家園」目標,但受到先天條件限制,能源政策轉型不易。亦即面對缺電風險,以及淨零排碳潮流之下,必須在既有環境下找出最適能源配比,以提高能源之效率。此外,在供應穩定、價格低廉考量下,全球許多先進國家在規劃最適能源配比上,逐漸提高核能占比。很顯然地,未來若要選擇再生能源取代核能有所困難,加上進口燃氣易受國際因素影響,在能源政策轉型上,與其盲目追求夢幻理念,不如務實評估既有環境,採取循序漸進發展,如此始能擺脫缺電陰霾。
  其四,兩岸關係找出和平模式,替代對抗糾葛。雖兩岸存在政治歧見,尤其過去八年以來不惜假借「抗中」、「保台」聲浪堆疊政治利益,加上美國單方「脫鉤」或「去風險化」要求,但兩岸經濟關係無法斷絕,甚至難以終止兩岸貿易行為。再者,儘管部分在陸下游製造台商,因經營成本上升或風險分散考量,而持續轉移其他國家或遷回台灣;然而上游原材料、零組件,則是來自中國,尤其部分終端產品市場仍然選擇中國。面對此一難以擺脫格局之下,未來無論如何必須以台灣經濟發展為前提,在研擬對陸經濟政策思維上,與其淪為政治意識型態糾葛,不如化解兩岸情結,以維繫台灣生存之命脈。
  其五,區域整合採取讓利策略,突破政治藩籬。自從中國崛起之後,兩岸政治糾葛,始終是台灣參與國際社會不易撤除的藩籬,導致在洽簽區域整合上難以突破。亦即在國際政治現實環境下,雖與許多新興市場的夥伴沒有外交關係,但可以利用長期以來所累積雄厚的經濟實力,以及已建立綿密之產業網絡,透過經濟對話策略,同時採取「讓利」策略,推動產業包括:增加投資及移轉技術,以及提供新興市場全面性或選擇性開放,以建立雙邊更加緊密的經濟夥伴關係,進而選擇各種特定議題洽簽小型協議,若能藉此突破政治藩籬,其整體利益並不亞於加入區域整合。

(2024年2月15日工商時報A2版「社論」)

戴肇洋(台灣省商業會顧問)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10682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二段77號20樓之三
© 2011 www.tnef.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