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下修全球經濟成長

  • 資料來源:現代財經基金會
  • 更新日期:2022-04-22
分享到 Facebook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Line print

2022年4月16日至4月22日財經要聞分列如後:
1. 國際貨幣基金下修全球經濟成長
《本會4月20日訊息》國際貨幣基金(IMF)18日公布「世界經濟展望」(WEO)報告,將2022年全球經濟預估成長調降0.8個百分點到3.6%,低於1月WEO更新報告所預估的4.4%,降幅之大為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之最多,2023年預估成長由3.8%下修到3.6%。
此外,IMF指出,今年全球貿易金額成長5%,只有去年成長之半。
在主要經濟體展望中,歐元區今年成長展望降幅最大,比1月預測數值下修1.1個百分點到2.8%;美國受到聯準會(Fed)緊縮信用影響,被溫和下修0.3個百分點至3.7%;中國大陸預估成長由4.8%下降到4.4%,低於北京當局所訂定的5.5%目標;印度雖遭調降0.8個百分點至8.2%,但成長幅度仍居全球主要經濟體之冠。
再者,IMF預測,今年先進經濟體平均通膨達到5.7%,新興及開發中經濟體更達8.7%,2023年將分別回降到2.5%及6.5%。由於通膨預期失控風險升高,促使各國央行強力緊縮貨幣政策。
IMF指出,俄烏戰爭很可能使最近經濟復甦化為泡影。至於經濟展望方面,也有高度不確定性,而且多為不利因素,包括俄烏戰爭惡化、再度升高對俄羅斯的制裁、中國經濟更進一步減緩,以及出現更頑強的新冠變異病毒促使疫情重新升溫、通膨長期居高不下促使各國央行加速升息等。
IMF上述預估,是將假設這場戰爭將侷限在烏克蘭,以及歐洲不會比目前的計畫更進一步降低對俄國能源的依賴。IMF提出更悲觀的預估,若各國在今年中擴大制裁俄國石油與天然氣,則明年全球國內生產毛額(GDP)將比基本預估再降約2%,歐盟則將再減約3%。
另一方面, IMF在今年1月更新報告中並未納入台灣。此次則是預估成長3.2%,略低於去年10月報告預測的3.3%,不過仍分別高於南韓的2.5%、香港的0.5%,只是低於新加坡的4%,明年預估成長2.9%。此外,將台灣今年通膨預估上調0.8個百分點至2.3%,明年則略降至2.2%。

2. 智財三法通過補足CPTPP配套最後一塊拼圖
《本會4月16日訊息》立法院15日三讀通過著作權法、商標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及專利法第60條之一條文修正草案,為參與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的門檻補足最後一塊拼圖,有利未來諮商談判。
其中,著作權法修正重點包括,第一,將侵權情節重大的非法數位盜版、散布及公開傳輸行為改列為非告訴乃論罪,即公訴罪;並規定侵害情節重大是指須符合「侵害他人有償提供的著作」、「原樣重製」、「造成權利人100萬元以上之損害」三要件的情形。第二,由於盜版光碟式微,已非主要侵權來源,回歸一般處罰規定,配合刪除現行重製、散布盜版光碟公訴罪的加重刑責規定,並配合刪除相對應得沒收、沒入規定。
再者,商標法修正重點包括,第一,增訂仿冒商標或團體商標標籤等行為刑罰規定,將對進口仿冒商標標籤、包裝等準備及輔助侵權行為科以刑責,可提升商標權人商品銷售與獲利,強化商標保護。第二,現行商標法要求行為人必須「明知」,才構成民、刑事責任的主觀要件,刪除「明知」要件之後,民事侵權責任回歸以「故意或過失」為要件;刑事處罰以「故意」為要件。
至於專利法修正重點部分包括,第一,專利連結制度是CPTPP規定,在學名藥申請藥品上市許可前,就學名藥與新藥專利權有無侵權爭議,需建立解決爭議的機制。由於藥事法已於108年8月20日施行「專利連結」制度,因此,須於專利法配套明確規定新藥專利權人可起訴學名藥廠的依據。第二,為兼顧學名藥廠的權益,如果新藥專利權人未於規定期限內提起侵權訴訟,應使學名藥藥廠得就是否構成專利侵權提起確認訴訟,以免除學名藥上市後,可能被控侵權的風險。

3. 聯合國最新報告俄烏戰爭恐削全球GDP一個百分點
《本會4月16日訊息》聯合國最近在最新報告中示警,俄烏戰爭為全球經濟帶來沉重之打擊,讓全球十億以上人口造成負面影響,特別是新興國家的民眾陷入風險,造成食品和能源供應中斷,以及金融市場波動,形成「完美風暴」。聯合國估計,戰爭可能削去全球經濟成長一個百分點。
聯合國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延燒與氣候變遷問題已經衝擊全球經濟,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又讓情勢惡化。俄烏為大宗商品的主要出口國家,生產全球30%小麥和大麥,同時是36個國家的主要小麥供應來源,包括全球最貧困的國家;再者,俄國是全球第二大的石油出口國家和天然氣出口大國,在西方嚴厲制裁俄國下,加重全球市場失衡。
此外,俄羅斯與白俄羅斯合計出口肥料占全球的兩成。依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數據,受到戰火衝擊,3月糧價較一年之前的同期勁揚34%。在此同時,油價躥升60%,肥料價格更是狂飆逾一倍。
聯合國在報告中指出,戰爭帶來全球性和系統性衝擊,全球多達17億人口受到戰爭所引發的食品、能源和金融風險嚴重衝擊。在17億人口中,包括5.53億人生活貧困,2.15億人營養不良。
聯合國表示,目前所面臨的多重風險讓全球瀕臨著債務風險。聯合國指出這些風險包括:通膨上升、購買力萎縮、成長前景籠罩陰霾及停滯性發展。許多新興國家債務負擔日益沈重,可能陷入通膨攀升與成長停滯惡性循環,也就是說所謂停滯性通膨。

4. 勞動部針對六大重點產業啟動25個專案解決缺工
《本會4月17日訊息》為救缺工,勞動部主動出擊,針對科學園區、科技園區、工業區等三大產業聚落,以及住宿及餐飲業、太陽能產業、半導體製造業、螺絲螺帽零件加工業、醫療用品製造業及體育用品製造業等六大重點產業,啟動25個專案計畫。
依據主計總處統計,最新工業及服務業職缺數量共有24.8萬人,若按勞動部人力需求調查,2022年4月底比1月底之需求淨增加7.5萬人,在各行各業中以工業人力需求淨增加4.5萬人為最多。
再看2021年整體產業求才需求,總計需求120萬7千多人,求才補實比率僅達60.26%,仍有四成左右勞力缺口。其中,以營造業求才補實比率為最低,勉強過半,由於營造業大喊缺工,無論是公共工程或一般民間工程,都市不易找到人力。
勞動部表示,缺工已成為目前台灣普遍的現象之一,與經濟部、教育部共同成立「重點產業跨部會合作機制」,重點產業是包括5G通訊產業、數位經濟、智慧機械、國防航太產業及綠能科技等。
勞動部指出,希望透過「專案計畫」及「重點產業跨部會合作機制」,有效解決產業缺工難題。其中,勞動部所訂定的專案求才機制「產業缺工專案推動方案」,是在原有求才服務之外,新增客製化專案媒合服務,已經啟動包括:營造業、太陽能、住宿及餐飲業、半導體製造業等25個客製化專案。

5. 紓困特別條例暫不追加特別預算再延一年
《本會4月18日訊息》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升溫,行政院15日函請立法院同意暫不追加特別預算總額之下,利用規模8,393.39億元特別預算、尚餘1,300多億元,將「嚴重特殊傳染病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特別預算施行期間延長一年至2023年6月30日。
行政院指出,紓困特別條例原本規定施行期間今年6月30日屆滿,由於國際新冠肺炎疫情仍屬嚴峻,而且國內疫情發展變化快速,很難在6月30日前結束,相關防疫作為及防疫設備、物資及醫療量能,都有必要持續採行與整備,以及持續執行紓困條例相關措施,而且基於疫情發展變化難測,應「從寬考量」延長期間之長短,因此決定延長一年。
至於相關部會目前執行中的各項紓困貸款及利息補貼等措施於6月底屆期之後,是否延長或延長多久,則由相關部會再視預算執行情形而定,若有預算就可持續執行,目前以持續執行特別條例相關措施為優先。目前尚餘1,300多億元之中,主要包含信保基金700~800億元、觀光紓困400多億元。
不過,立法院財委會13日已經通過臨時提案,要求金管會協調各銀行針對房貸、車貸、信用卡等消費貸款延繳本金、利息等措施,實施期間延長一年、至2023年6月底為止;以及要求金管會協調銀行公會,針對受到影響企業相關貸款予以展延一年,自今年6月底到期之後,延長實施至2023年6月底。

6. 中國大陸今年首季GDP年增48低於官方全年目標55%
《本會4月19日訊息》依據外電綜合報導,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18日公布今年首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4.8%,低於官方全年目標5.5%,尤其受到本土疫情多點散發拖累,3月各項數據明顯轉弱。
依據資料統計,今年首季中國大陸GDP總值達到人民幣27兆178億元,年增4.8%,並較去年第4季成長1.3%。若以分項產業來看,農林漁牧業及製造業類產業分別成長6%、5.8%優於整體,服務業則僅成長4%最慘。
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指出,今年以來,國際情勢更趨複雜嚴峻,國內疫情呈現點多、面廣、頻發特點,加大對經濟的衝擊影響。尤其3月以來,「有些突發因素超出預期」,但是經濟持續恢復趨勢沒有改變。
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同時公布,今年首季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5.5%,與去年同期之比較持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增6.5%、製造業增加值年增6.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5.1%,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年增持續維持3.3%,房地產開發投資則是明顯放緩,僅達0.7%。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上海、吉林等多地本土疫情嚴峻下,若以單月數據來看,今年3月中國大陸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增5%,低於前兩個月7.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分別年減3.5%和0.9%,至於後者則是2020年5月以來首次出現萎縮,導致當月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跌破榮枯線,近有 46.7。
許多專家指出,中國3月主要經濟指標包括消費、投資和進、出口等成長下滑,甚至轉正為負,「下滑趨勢讓人不安」,在負面效應持續發酵下,4、5月景氣還將繼續走低,經濟面對疫情爆發以來最大困難和下滑壓力。整體來看,中國大陸宏觀經濟面對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尚未全面緩解,將可能持續影響到第2季。

7. 今年首季大案加持僑外投資金額翻倍成長
《本會4月21日訊息》經濟部20日公布最新統計,今年首季核准僑外投資件數為562件,較去年同期減少15.36%;在核准金額部分,因今年包括丹麥廠商CI II CHANGFANG K/S投資新台幣105.63億元對哥本哈根基礎設施彰芳股份有限公司的增加貸款投資,用以轉投資彰芳離岸風場增資離岸風場,以及日商株式會社日立製作所(HITACHI, LTD.)投資新台幣246.73億元取得永大機電工業股份有限公司3億7,900萬2,832股等大型投資案件,故投、增資金額計27.4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25.61%。
經濟部投審會指出,首季核准新南向國家來台投資件數為118件,較去年同期減少8.53%,投、增資金額計2.5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56.58%,其中投資來源國家主要來自新加坡、泰國及澳大利亞。
再者,陸資來台投資方面,首季核准投資件數為13件,較去年同期增加116.67%;投、增資金額為652.3萬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54.59%,主要原因去年首季核准陸資投資人香港商永道無線射頻標籤(香港)公司以新台幣2.74億元增加台灣分公司營業所用之資金等大型投資案件,比較基期偏高所致。自從2009年6月30日開放陸資來台投資以來,累計核准陸資來台投資件數為1,523件,核准投、增資金額計25.34億美元。
另一方面,今年首季核准對外投資件數為148件,較去年同期增加62.64%;投、增資金額20.2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67.39%;主要原因首季核准緯穎科技以4億美元增資美國WIWYNN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台北富邦銀以2,520億韓元受讓取得韓國HYUNDAI CARD CO., LTD. 10%股權等大型投資案所致。
至於首季對新南向國家投資件數為34件,較去年同期增加25.93%,投資金額7.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15.51%;其中投資金額較大國家包括澳大利亞、越南、柬埔寨。此外,首季對中國投資件數為98件,較去年同期減少10.09%;核准投資金額計8.4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31.83%。

8. 今年首季外銷訂單達626.9億美元創歷年同季新高
《本會4月21日訊息》經濟部統計處20日公布三月外銷訂單統計626.9億美元,較上月增加111.3億美元或增21.6%,經季節調整後減少5.9%。與上年同月比較,外銷訂單增加90.3億美元或增16.8%,是歷年同月之新高。此外,今年首季外銷訂單1731.3億美元,較上季減少193.7億美元或減10.1%,較上年同季增加241.6億美元或增16.3%,創下歷年同季新高。
三月外銷訂單續旺主要原因是在,新興科技應用及數位轉型需求續強、供應鏈缺料狀況緩解,國際原物料價格仍處高檔所致。隨著各國陸續開放邊境,未來有利全球景氣持續朝正向發展,五G、車用電子、高效能運算等新興科技應用對台灣晶片需求持續熱絡,可望挹注外銷訂單動能。不過,俄烏戰爭未歇,推升全球通膨壓力,加上變種病毒持續擴散,供應鏈瓶頸及國際原物料短缺等不確定性因素仍在,恐將抑制全球貿易成長力道,後續發展需密切關注。
此外,海外生產占比49.1%,較上年同月下降0.2個百分點,其中以資訊通信產品減少3.7個百分點、電子產品減少2.0個百分點較多,首季較上年同期下降0.7個百分點。
其次,在主要訂單來源中,美國186億美元,較上月增23.3%,較上年同月增18.9%,以電子產品增加13.4億美元或增27.8%為較多,資訊通信產品增加11.5億美元或增22.5%次之。首季訂單來自美國512.5億美元,年增20.1%。
中國大陸及香港訂單155.8億美元,較上月增21.4%,較上年同月增9.1%,以電子產品增加16.8億美元或增26.7%為較多,資訊通信產品增加1.4億美元或增11.9%次之。首季訂單來自中國大陸及香港437.6億美元,年增11.4%。
歐洲訂單120.3億美元,較上月增13.8%,較上年同月20.1%,以資訊通信產品增加15.5億美元或增35.1%為較多,電子產品增加5.6億美元或增28.9%次之。首季訂單來自中國大陸及香港339.1%億美元或年增12.7%。
東協訂單68.2億美元,較上月增21.3%,較上年同月增27.3%,以電子產品增加12.5億美元或增92.6%為較多,資訊通信產品及機械皆增加1.3億美元或分別增11.3%及71.9%次之。首季訂單來自東協183.2億美元或年增31.3%。
經濟部統計處分析,若按貨品類別加以觀察,受惠5G、車用電子、高效能運算等新興科技應用續增,加上手機、筆電料況改善,帶動相關供應鏈失衡狀況紓緩,支撐電子及資訊通信產品接單成長,分別年增31.7%及23.3%;光學器材因電視、筆電等終端市場需求走緩,加上大尺寸型面板價格續跌,致接單略為減少,不過背光模組接單成長,抵銷部分減幅,年減9.8%。
傳統貨品主因原材物料行情高於上年同月,加上部分國家持續推動基礎建設,帶動基本金屬及化學品接單成長,分別年增9.1%、11.7%,不過中國大陸經濟成長放緩,業者投資設備轉趨觀望,加以上年同月接單為歷年單月之新高,比較基數較高,導致機械年減0.2%,塑、橡膠製品因防疫用品需求及價格較去年滑落,而年減1.9%。

9. 中央政府總決算連續四年賸餘突破千億元
《本會4月22日訊息》行政院21日通過「110年度中央政府總決算暨附屬單位決算及綜計表」,函送監察院審計部。其中,110年度歲入決算數2兆3,867億元,較預算數增加3,332億元,包括稅課收入增加3,253億元、財產收入增加71億元、規費以及罰款收入增加45億元、其他收入增加27億元、營業盈餘及事業收入減少64億元。
此外,歲入歲出由原先預算差短824億元,大幅反轉為賸餘2,971億元,創下歷年最高,而且已經連續四年賸餘突破千億元,顯示近年以來政府財政持續穩健改善。
主計總處指出,過去四年中央政府的歲計賸餘分別是:110年度賸餘2,971億元,109年度賸餘1,303億元,108年度賸餘1,207億元,107年度賸餘1,109億元。其中,110年度歲計賸餘破千億元主要是因稅課收入大幅增加3,253億元。此外,110年中央政府債務還本決算數1,200億元,也是創下20年以來新高,較原先編預算數的850億元增加還本350億元。
主計總處表示,每年賸餘突破千億元原因不太一樣。其中,110年度主要是稅課收入大增;109年度稅課收入雖是負數,但5G標售收入增加1,000億,所以最後賸餘突破千億元;108年度是稅課收入占比超過五成,其餘則是國營事業繳庫,例如央行及中油增加繳庫;107年度是稅課收入占比七到八成,其餘則是國營事業增加繳庫及規費收入。

10. 經濟部修正在大陸地區從事投資或技術合作許可辦法條文
《本會4月22日訊息》經濟部21日公布修正「在大陸地區從事投資或技術合作許可辦法」條文,為防範關鍵技術外流至中國,特別加嚴、擴大「技術合作態樣」,針對經濟部關鍵技術小組審查通過、而且投審會許可赴陸投資案件,若要將股權移轉陸資時,必須依法事先申請許可,若一般許可登陸項目違法最高可處2,500萬罰鍰,可以連續處罰。
經濟部投審會表示,依據現行規定,目前針對我國領先、應保護的技術,或是較重大的案件,目前應依「在大陸地區投資晶圓鑄造廠、積體電路設計、積體電路封裝、積體電路測試與液晶顯示器面板廠關鍵技術審查及監督作業要點」進行審查,若投資人申請投資案件經投審會審查通過,基於投資案件內涵涉及政府欲保護的製程技術,若後續其股權移轉時,可能造成該等技術在實質上轉由陸資運用,等同涉及技術移轉,因此針對轉讓股權給大陸投資事業出資的情形 應視技術合作態樣,依法均應事先申請許可。
若違反規定,則回歸《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若違反者為一般類項目之投資或技術合作者,將處5萬至2,500萬元罰鍰,並得限期命其停止或改正;屆期不停止或改正者,得連續處罰;但是,若禁止項目,則處5萬至2,500萬元罰鍰,並得限期命其停止;屆期不停止或停止後再為相同違反行為者,處行為人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2,500萬元以下罰金。
另一方面,此次修法也有配合因兩岸往來樣態而放寬,刪除對商標權之轉讓或授權,未來對商標權之轉讓或授權,回歸各該主管法規;考量保護新興技術發展,例如人工智慧或軟體程式編寫是屬於著作權之範疇,因此將「著作財產權」文字調整為「電腦程式著作權」。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10682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二段77號20樓之三
© 2011 www.tnef.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