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去年貿易總值8,279億美元躍居全球第16

  • 資料來源:現代財經基金會
  • 更新日期:2022-04-15
分享到 Facebook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Line print

2022年4月9日至4月15日財經要聞分列如後:
1. 台灣去年貿易總值8,279億美元躍居全球第16
《本會4月15日訊息》財政部14日公布最新統計指出,按照世界貿易組織(WTO)資料,台灣2021年進、出口貿易總值8,279億美元,增速達到三成以上,占全球貿易之比例1.85%,位居全球第16名,較2020年的第15名進步1名,擠下西班牙(8,030億美元),是近16年來台灣貿易的最佳表現。
財政部分析,台灣2021年貿易總值排名提升,主要可歸功於近年台商持續回流投資,傳產貨品因原材物料價格走高與需求回升,而順利達到進、出口價量齊揚,加上全球5G、AI、車用電子等高效能運算商機爆發,國際從智慧手機廠商至電動車輛大廠等對我國晶片之需求相當迫切,進而挹注台灣2021年出口總值達到4,464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至於台灣2021年進口總值3,815億美元,也是歷年新高,主要受惠廠商訂單能見度高,帶動出口衍生需求,例如半導體業者持續進口資本設備與原材物料以備生產貨品出口。
若以亞洲四條小龍排名,香港以1.38兆美元為全球第6、南韓1.26兆美元居第8、新加坡8,640億美元居第15,顯示台灣與新加坡之貿易總值相當接近。
依據WTO統計顯示,全球2021年貿易總值44.8兆美元。其中,中國大陸貿易總值6.05兆美元穩居冠軍,占全球之比例約13.5%,包括出口值3.36兆美元,坐穩全球第一,占全球出口之比例約15.1%,坐擁全球製造業供應鏈優勢並融入區域經貿整合。
此外,美國貿易總值4.69兆美元、占全球之比重10.5%,居第二,關鍵是在美國為全球進口的最大國家,2021年進口2.94兆美元產品,比中國大陸的2.69兆美元更多;不過,美國出口值約1.76兆美元居次,與第1的中國大陸之差距接近一倍。
至於德國貿易總值3.05兆美元、占比6.8%,位居全球第三,主要仰賴其汽車、工具機械出口。

2. 主計總處公布3月通膨3.27%近10年來之最
《本會4月9日訊息》行政院主計總處8日公布物價調查結果,3月消費者物價(CPI)年增3.27%,是115個月以來(最近10年)的新高,而且連續第八個月超過2%。
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表示,俄烏戰爭爆發之後,國際農工原料價格攀高,油價一度突破每桶120美元,導致3月躉售物價指數(WPI)、進口物價指數漲幅雙雙擴大,提高國內物價上漲壓力,預估4月CPI漲幅恐怕還是3%以上,而且整體年增高點應該落在第二季。
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分析,除了油料費用隨國際油價調漲,蔬菜受到2月寒流遞延影響,價格上揚,蛋類因為飼養成本上漲,供需失衡、價格隨著提高,加上肉價持續維持高檔,導致外食費用漲幅持續擴大,外食費用年增率5.26%,寫下13年以來新高,直逼2008年12月水準。
主計總處解釋,若從年增來看,最近幾個月外食費用漲得比較厲害,惟其月增持續縮小,預計今年年增高點落在第三季,整體要到第四季才會下降。
此外,受到俄烏戰事影響,無論是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或是WPI都較2月擴大,預期國內原材物料還會受到進口物價持續推升。亦即原材物料價格沒有明顯下跌,雖廠商成本增加還是可能轉嫁到售價上,但相較其他國家,台灣物價漲勢仍屬溫和。
另一方面,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所關注的17項重要民生物資CPI平均年增3.76%,創下2018年10月以來新高,其中包括雞蛋、牙膏(粉)、沙拉油與調理油、麵粉與調製麵粉、麵包、衛生紙及紙巾等皆都出現明顯增幅。

3. 俄烏戰爭延燒3月糧價創下歷史新高
《本會4月9日訊息》聯合國糧農組織(FAO)8日公布,因為俄烏戰事持續延燒,加劇全球糧食供應壓力,3月全球糧價指數升抵159.3,較2月上修之後的141.4上揚12.6%,比起去年同期高出33.6%,創下1990年有此數據以來最高水平,其中以穀物與食用油類的漲幅最大。
FAO糧價指數追蹤五大糧食價格,包括肉類、乳製品、糖、穀物以 及植物油。在所有類別中,3月穀物價格單月勁揚17.1%,原因在於俄羅斯2月24日入侵烏克蘭之後,連帶拖累兩國穀物出口。
FAO表示,過去三年來,俄國與烏克蘭約佔全球小麥出口的三成,玉米供應比重也有兩成。除了小麥與玉米之外,兩個國家亦是大麥主要供應國家。
此外,由於美國供給與作物狀況不如預期,更進一步加劇歐洲所面臨的供應短缺壓力,導致穀物價格持續升高,其中小麥價格大漲19.7%。
再者,烏克蘭是全球最大的葵花油出口國家,同樣是因俄烏開戰影響,植物油價格單月揚升23.2%。除了戰爭因素之外,國際油價節節攀升,亦推升了油菜籽油等其他植物油價格。
另一方面,在亞洲需求增長下,乳品價格單月攀升2.6%。至於糖價3月攀升6.7%,肉品價格亦上漲4.8%。
FAO周五在另一份報告中下修今年全球小麥產量預測,從上月預估的7.9億公噸下修至7.84億噸,原因在於烏克蘭受到戰事影響,至少20%冬季小麥無法收成。

4. 拜登簽署兩項貿易制裁俄國法案
《本會4月10日訊息》美國總統拜登8日簽署國會所通過的兩項制裁俄羅斯法案,包括中止與俄國及白俄羅斯的正常貿易關係,以及禁止進口俄國石油、煤炭和天然氣等能源。
美國聯邦參議院一致表決通過兩項法案,眾議院則是分別有三票及九票反對。這是近一周來美國第二度對俄制裁,美國政府六日宣布將俄國總統普亭的兩個成年女兒列入制裁對象。
此外,歐盟8日宣布,將對俄羅斯實施第五波制裁,包括:禁止進口俄國煤炭、木材、化學品、橡膠、水泥、化肥、魚子醬等高級海產品和伏特加酒等,總值估計每年五十五億歐元。再者,禁止俄國船隻和卡車入境歐盟,並且禁止包括俄羅斯外貿銀行在內四家俄國銀行所有交易。
另一方面,歐盟也禁止了俄國企業參與歐盟公共採購,擴大禁用加密貨幣,並且增加217名俄羅斯人到歐盟「黑名單」,他們不得前往歐盟旅行,在歐盟的資產將被凍結。
德國表示,德國今年可能停止進口俄羅斯石油,顯示這個歐洲最大經濟體正在急於擺脫對俄國能源的依賴。依據統計,俄國石油現在占德國進口的25%,已低於戰爭之前的35%;天然氣進口從55%下降至40%;硬煤進口數量方面,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前的50%下降至25%。此對德國而言,其中停止進口俄國天然氣難度更高。

5. 新台幣重貶3月REER創下十個月新低
《本會4月11日訊息》俄烏戰火延續、聯準會(Fed)高唱鷹調、本土疫情爆發,三大利空造成外資大逃,賣超台股2,639億元,並且擴大匯出120億美元,進而促使新台幣3月貶值,反映在台北外匯市場發展基金會統計的新台幣實質有效匯率指數(REER)及名目有效匯率指數(NEER)各自月減1.25及下滑1.04,分別降至100.37及121.08十個月及半年新低。
NEER是一國貨幣對應主要貿易對手國家的一籃子貨幣,已經排除物價變動因素加權統計,是屬於單純升貶變動的指數。REER則是計入物價變動因素後的變動指數,若REER愈低,則代表出口價格競爭力愈高,REER升高,將會相對不利出口價格競爭力,而且對出口占GDP(國內生產毛額)的比重愈高之國家愈加不利。
在央行所提供的匯率統計中,3月除了澳幣受惠原材物料大漲對美元之匯率勁升3.84%之外,其餘貨幣均是走貶,其中以日圓狂洩5.23%為最多,英鎊重挫2.11%,歐元下滑0.54%,人民幣下跌0.46%,韓元貶值0.87%。
依據統計從2020至2021年新台幣累計升值8.73%,但是今年以來僅在第一季就已吐回4.21%。匯銀主管認為,目前俄烏戰爭持續延燒,影響所及,通膨回落時程恐將延後,使得Fed鷹氣更加強硬,市場預估5月及6月會議至少都會提高2碼,加上外資偏向回防美元,國際美元指數直衝100大關,造成後勢美元欲弱不易,加上本土疫情尚未趨緩,外資仍將賣股提款走人,新台幣近期恐將挑戰29元大關。

6. 上市櫃首季營收突破10兆元堪稱史上最強!
《本會4月12日訊息》上市、櫃公司3月營收正式出爐,隨著工作天數回歸正常,而且中國大陸封城衝擊還未顯現,上市公司3月營收達到3.57兆元,月增23.86%、年增14.16%;以中小型股為主的櫃買市場不遑多讓,3月營收達到2,438.48億元,月增26.25%、年增10.94%,兩者合計單月營收繳出3.82兆元史上第三、同期新高成績,年成長13.95%,助攻首季上市、櫃整體營收突破10兆元大關,達到10.5兆元,年成長13.07%,堪稱是史上最強的首季。其中,3月營收創新高家數達182家。
若以產業類別觀察,3月營收年增前五大族群分別是運輸、油電燃氣、營建、半導體、電器電纜,年增介於24.62~66.36%之間,主因在於2月24日俄烏戰爭開打以來,能源及原材物料價格飆漲,西德州原油及布蘭特原油3月漲幅一度逼近四成,直接反應在運輸、油電燃氣及營建族群之營收表現。
另從首季營收年增角度來看,半導體族群以1.17兆元、年增29.09%的成績,超越營建族群高居第三,電器電纜以28.35%年增超車營建的23.16%。不過,進入第二季電子類股淡季,加上中國大陸疫情封城,市場開始傳出PC、手機等需求下修傳聞。
整體而言,第二季美國聯準會(Fed)將會加速升息,美國ISM製造業指數走跌,景氣趨緩,投顧研判將如同2004~2006年的升息循環,台股震盪時間恐將拉長,指數上攻不易,預期處在年線附近波動。

7. 台塑四寶首季稅後盈餘513億元
《本會4月12日訊息》受到農曆春節、油價飆漲等多空干擾,台塑四寶首季合計營收4,540.46億元,季減0.8%;但是,由於煉油利差與原料、在途利益拉抬之下,合計稅後盈餘513.37億元,季增12.9%。
其中,台塑化、台化隨著油價飆高,帶動油品、石化上游原料利差,增添原料在途、庫存利益,展現活絡季增力道;其中,台塑化首季獲利136.57億元,季增79.6%;台化首季獲利60.63億元,季增70.1%。
此外,台塑、南亞則是在本業持穩、轉投資挹注加持下,首季獲利雙雙突破150億元。其中,台塑單季獲利165.74億元,雖季減1.6%,但較去年的首季成長10.8%,創下16年以來同期新高;南亞首季獲利150.43億元,雖季減13.9%,但為史上同期次高之表現。
影響所及,台塑四寶首季每股獲利,台塑以EPS 2.6元領先奪冠;南亞EPS 1.9元居次;台塑化、台化第一季EPS則分別為1.43元、1.04元。
展望後市,俄烏戰爭持續,地緣風險支撐油價,加上時序步入需求旺季,台塑、台化看好第二季營收成長;南亞則是因最大營收貢獻的電子材料受到大陸封城之衝擊,而預計第二季營收持平或略減。
台塑化認為,短期油價高點已過,預期油價將轉向為區間震盪。4月煉油因為定檢維持36.2萬桶/日運轉,第二季平均日煉量43.9萬桶,輕裂廠4月、5月配合下游需求預計90%運轉,第二季營運、利差持穩推進。
台塑第二季步入傳統需求旺季,預期石化價格高於第一季,加上第二季開工率93%高於第一季87%,營收可望更上層樓。
台化方面,由於4月台灣酚酮、AOR-1及寧波ABS廠定檢,使得營收將會略減;第二季除生產日數增加外,也將努力逐步提升市占,營收可望隨著價量看漲向上提振。

8. WTO下修2022年全球貿易成長預測
《本會4月13日訊息》綜合外電疫情,世界貿易組織(WTO)12日表示,俄烏戰事持續延燒,將拖累甫由新冠疫情復甦的全球經濟,減少商品貿易,並且可能導致全球商業更廣泛地脫鉤,下修今年商品貿易成長預測,增幅由4.7%調降為3%。
至於明年貿易預估成長3.4%。WTO提出評估中的幾項下行風險,包括糧食不安及新冠疫情可能復熾。
WTO表示:「歷史告訴我們,將世界經濟劃分為對立陣營,捨棄最貧窮的國家,不會帶來繁榮或和平。WTO能夠扮演關鍵角色,提供各國一個討論歧見論壇,不須訴諸武力」。
WTO目前預測,今年全球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2.8%,比原先預測的4.1%減少1.3個百分點;明年GDP成長將可望加速至3.2%,接近疫情之前十年3%平均成長。
WTO指出,過去兩年,跨境商業活動意外成為世界經濟助力,主要動能是因美國來自亞洲進口商品創下歷史新高。然而,如果WTO最新預測成真,代表貿易成長軌跡將回落至全球金融危機之後十年1%-3%區間。
同時,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在最新月報中警告,俄烏戰爭導致能源價格急升,此對全球經濟和原油需求都會造成重大打擊,如果戰事延長,其狀況還會惡化。OPEC將今年的全球經濟成長,從先前預估4.2%下修至3.9%,主要是因受到商品價格大漲拖累。
此外,經濟放緩也會壓抑對石油的需求,OPEC調降今年全球石油需求成長展望,預測每日需求增加370萬桶,比先前的預測減少50萬桶。
另一方面,依據美國銀行(BofA)最新全球基金經理人調查顯示,由於擔憂經濟衰退將至,全球投資人對經濟成長的樂觀程度降至歷史低點。同時,貨幣風險升至歷史新高。

9. 央行決議不再延長中小企業融通方案
《本會4月13日訊息》央行表示,雖然近期國內疫情升溫,但是基於國內物價持續居高,基於維持物價穩定法定職責,央行採取緊縮貨幣政策立場;目前國內防疫策略以減災為目標,經濟兼顧國人生活,民眾疫苗接種覆蓋比率提高,預期對經濟活動衝擊較有限;國內受到疫情影響產業持續復甦,勞動市場持續改善;國內資金充裕,銀行可以自有資金續辦專案貸款,善盡企業社會責任等四項考量,中小企業融通方案於6月底退場時程仍維持不變。
央行指出,在方案實施期間中,2020年9月22日、2021年6月4日兩度提高總融通額度、延長銀行受理期限等。去年12月16日考量國內疫情趨於穩定,企業紓困需求已降,加上主要經濟體啟動升息,央行適時調整貨幣政策,亦即在原則上貨幣政策將朝向緊縮。
央行因此宣布,銀行受理企業申請專案貸款期限依規定已在去年12月31日截止,至於央行對銀行融通及企業適用央行優惠利率之期限則展延到今年6月30日,屆期不再續辦,建議中小企業預先做好財務規劃。
今年3月17日央行理監事會決議調升央行政策利率0.25個百分點,考量調升政策利率將提高專案貸款的企業資金成本,央行同時修正相關規定,維持方案融通利率0.1%不變到今年6月30日止,專案貸款各項方案適用優惠利率維持不變,銀行得以繼續提供企業優惠利率。
央行指出,未來將會密切關注國內疫情發展,並且考量國際原材物料情勢變化、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動向、地緣政治風險等對國內物價與經濟金融情勢的影響,適時採行適當貨幣政策。

10. 主計總處統計年終獎金平均7.19萬元海運行業62萬元稱王
《本會4月14日訊息》主計總處為了瞭解各行各業年終獎金發放狀況,循例以近3個月(110年12月至111年2月)年終獎金及績效獎金等非經常性薪資(不含加班費)進行估算。
依據主計總處13日公布111年工業及服務業廠商發放年終統計顯示,受僱員工每人年終獎金平均新台幣7萬1968元、1.63個月,較110年的7萬382元增加1586元。在各項中業中,由於海運業去年因運費大漲,而獲利爆發,部分公司豪爽發放年終獎金,海洋及水運業居冠,平均高達新台幣62萬2627元。
若以工業及服務業大項業別來看,金融及保險業3.67個月居冠、不動產業2.45個月次之,製造業1.88個月排名第3;但是,大項業別之下細分更多中業,可以精準看出行業狀況。
回顧2021年,「航海王」絕對是最熱門的關鍵字之一,去年底長榮海運祭出40個月年終獎金的消息一出,更讓民眾大喊羨慕。
此外,去年台灣經濟成長突破6%,相當亮眼,科技電子業是背後之功臣,主計總處指出,電子零組件製造業發放年終2.13個月、約10萬8383元。
值得注意的是,主計總處公布今年1至2月工業及服務業實質經常性薪資年增0.1%、微幅成長,但是實質總薪資卻是年減0.16%。
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解釋,1、2月統計受到年終獎金影響很大,單看前2月經常性薪資與整體薪資,其實年增皆都超過2%,表現不錯,但是因為內需服務業在去年中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升溫,營運受到重創,年終與績效獎金發放較少,拖累整體非經常性薪資表現,連帶使得實質整體薪資呈現萎縮。主計總處指出,今年1至2月工業及服務業平均非經常性薪資年增達到2.06%;其中,工業部門年增4.86%、服務業部門年減0.1%,呈現兩個完全不同狀況。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10682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二段77號20樓之三
© 2011 www.tnef.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