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通過成立數位發展部

  • 資料來源:現代財經基金會
  • 更新日期:2021-03-26
分享到 Facebook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Line print

2021年3月20日至3月26日財經要聞分列如後:
1. 行政院通過成立數位發展部
《本會3月26日訊息》因應數位轉型,25日行政院通過數立發展部相關組織調整法案,同時送請立法院列為優先法案審議。依據未來數位發展部組織,其下設置數位政府司、資料治理司、產業發展司、綜合業務司等四個司,以及三級機關資通安全署(四司、一署),其員額規模約達千人,以強化數位政策的執行,扮演國家數位發展領航者角色。
數位發展部將整合目前分散在相關部會通訊、資訊、資通安全、網路及傳播五大業務,統一事權、整體規劃數位發展推動相關資源,統籌產業、政府、社會與國民生活數位轉型基礎工程及環境整備,以及資通安全等業務。此外,包含經濟部技術處、工業局、中小企業處部分業務,交通部郵電司電信業務,國發會資管處政府資訊管理業務等都將併入數位發展部。
再者,數位發展部成立之後,政府將進一步強化資安部署,除了第一階段由行政院資安處升格為資通安全署外,第二階段規劃成立新的「行政法人資通安全研究院」,下設兩個單位,一是資安卓越中心,負責培育高階資安人才,發展國家資安研究,二是成立技術服務中心,納入現行資策會委外營運技服中心,協助相關部會相關資通訊技術服務。
配合成立數位發展部,科技部將轉型為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強化跨部會協調功能,未來每年千億元科技預算大餅、科學園區仍由科技委員會主管;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通訊傳播產業發展與輔導業務,則移撥至數位發展部之後成為獨立監理機關。此外,因應未來戰備任務配置需求,設置國防部防衛後備動員署。

2. 央行紓困中小企業貸款專案延至年底
《本會3月20日訊息》中央銀行考量目前全球疫情未歇,針對去年4月1日所開辦的中小企業貸款專案融通,其中銀行從去年4月1日至8月9日逕向央行申請融通案件,實施迄今,金融機構受理金額超過2,600億元,而且今年至1月底本國銀行對中小企業放款之年增達到13.9%,顯示央行紓困貸款專案及政府相關紓困方案貸款,有助中小企業取得營運所需資金。
央行表示,上開專案融通於今年3月27日時屆期,為能持續協助減輕企業資金成本負擔,修正融通期限屆期得展延至今年12月31日,自3月19日起生效。至於銀行於該期間內所承作的受到疫情影響中小企業專案貸款案件,適用央行優惠利率期限,也是一樣至今年12月31日止。
央行指出,去年12月已經修正銀行受理中小企業申辦貸款期限,由去年12月31日延長至今年6月30日。其中,銀行自今年1月5日起逕向央行申請核撥案件,融通期限可至今年12月31日,銀行新增承作受到疫情影響中小企業專案貸款案件,適用優惠利率期限也是一樣至今年底。

3. 美中會談落幕美對中政策持續強硬
《本會3月21日訊息》在全球矚目下,美中阿拉斯加會談落幕,綜合美方事前國際布局、18日雙方首輪會談馬上激烈交鋒,以及會後兩造聲明等分析,未來美國對中國之政策不會軟化,而且將會採取強硬模式。
綜合外媒20日報導,最近美國積極拉攏盟友,在亞洲地區中除了老牌盟友日、韓、澳洲之外,試圖與區域內最大民主國家的印度鞏固關係。美國戰略和國際關係研究所表示,中國過去四年咄咄逼人態度,不論對內的新疆和香港政策,或是對外的針對韓國和澳洲經濟報復,都給美國帶來新的思考契機。
華盛頓智庫威爾遜中心表示,過去一周亞洲外交,讓美國參與美中阿拉斯加的會談增加信心,「當美國表示自己在談判中占有優勢地位時,不僅是一個強大的美國,而且是一個受到區域盟友支持的美國」。哈佛大學波士頓學院政治學教授陸伯彬表示,拜登政府與台灣的關係更加緊密,加上在美中高層會談前,美國宣布針對香港問題制裁中國官員,目前沒有放鬆簽證和中國留學生赴美,這些跡象顯示,美國並不打算針對美中關係減壓,「拜登政府的中國政策將會是延續川普政府」。
這些現象說明,由於美國國內政治考量和中方目前的姿態,美國不會放鬆對中國的強硬態度。亦即拜登政府並不認為美國能夠改變中國決定,所以拜登的重點應是與盟友之合作,藉此加強美國所主導的國際標準和體系。

4. 全球大國競爭邁入新的賽局
《本會3月22日訊息》美國總統拜登上任不到60天,就在上周先後槓上俄羅斯與中國大陸。依據紐約時報分析,顯示全球大國競爭正在邁入新的賽局,相較之前冷戰以軍備競賽為核心,未來全球大國競爭將會以科技、網路衝突和影響行動為主軸。
紐時分析指出,目前大國競爭和冷戰的差異之一在於,俄國經濟實力不如之前蘇聯,卻較擅長破壞、灌輸恐懼,以即採取駭客攻擊美國網路基礎設施。至於中國大陸則是以提升實力的手段,並非利用核武或擴張軍備,而是拓展經濟影響力道,包括以政府補貼的5G技術串連拉丁美洲、中東、非洲及東歐國家,同時積極舖設全球海底電纜,確保網路在中國大陸擁有線路上運作,這些國家一旦依賴大陸技術,北京可能輸出專制統治部分元素。
紐時分析,上周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和中方高層的會談對話,目的之一是讓中方相信美方決心與北京競爭,並且與歐洲、印度、日本、澳洲打造全新的產業夥伴關係。紐時指出,美國這種新的策略能否成功,雖仍待觀察,但北京近年以來對美國行動的回應難以預測,提高這項任務難度。
此外,俄羅斯也是渴望削弱美國影響力道,並且成為中國大陸在部分國際組織的盟友。亦即兩國喜好使用以暴露美國弱點的非戰爭武器,包括:入侵有如美國政府與民間企業命脈的網路系統。
紐時指出,最近網路攻擊令人好奇,俄國與中國大陸究竟是想竊密,抑或是想提醒華府高層他們已擁有癱瘓美國的能力,成為一場心理作戰,但是最後結果都與冷戰時期類似,升高緊張情勢。

5. 今年公共建設經費超過6千億元創下歷年新高
《本會3月23日訊息》國發會22日召開第85次委員會議,針對今年以來公共建設執行情形進行檢討,並且通過交通部、內政部提前一年啟動新的一期生活圈道路計畫(111~116年),六年經費接近千億元(中央750億元、地方自籌205億元)。
國發會同時指出,在積極推動前瞻等相關建設下,今年公建計畫經費首度升逾6,000億元,創下歷年最高。國發會表示,今年經費創下紀錄乃是因為政府擴大公建投資力道,包括:桃園航空城用地取得超過600億元、班班冷氣(公立高中以下學校安裝冷氣)超過200億元、台鐵購車計畫150億元,台電輸配電系統改善計畫100多億元,污水下水道超過100億元,生活圈道路125億元,還有循環專區、降低漏水等計畫。
國發會表示,這些公共建設計畫經費包括中央政府年度公建預算、前瞻公建預算、國營事業(中油、台電等)、非營業基金及地方政府公共建設經費,依據國發會自從97年有明確的統計以來,到去年止,每年大約落在3,800~5,400億元之間,今年首度超過6,000億元,若從統計來看是近14年來的新高,而且是歷年的最高。
此外,國土處表示,生活圈道路已經推動超過30年,隨著社會的進步及產業的發展,如何讓新開發的科學園區、工業區及偏遠地區聯系到市區道路、快速道路,促使其不致「斷鏈」是重要的工作,新的一期「六年計畫」已提前於今年啟動,預計執行規模達道125億元,藉此促進經濟持續成長,帶動產業發展,提升運輸效能,進而改善民眾生活。

6. 連續12紅2月外銷訂單年增歷年同月新高
《本會3月23日訊息》經濟部22日公布2月外銷訂單統計,金額達到425.9億美元、年增48.5%,不但連續12紅,更是創下歷年同月新高。
經濟部解釋,雖疫情與中美貿易紛爭等不確定性因素仍在,但5G、人工智慧、車用電子、高效能運算等需求持續暢旺,推升全球半導體等電子零組件供不應求,加上宅經濟帶動遠距設備需求延續,科技類貨品接單可望續強。此外,隨著各國逐步施打疫苗,主要經濟體推出刺激經濟方案,全球景氣復甦加速,產業投資意願逐漸提高,加上原材物料價格走揚,傳統貨品接單展望樂觀。
其次,2月份外銷訂單海外生產比重49.1%,較去年同月提高9個百分點,其原因在於,去年同期受到疫情影響,海外主要生產地區例如中國大陸多呈停工狀態,比較基數較低所致,累計1至2月較去年同期上升6.3個百分點。
經濟部指出,觀察2月主要接單地區,都是超過三成以上漲幅,上次出現類似盛況,是在2017年2月景氣回升之際。
若以主要接單地區來看,美國訂單金額122.1億美元,歷年同月新高,年增50.2%、寫下連續13個月成長、更是創下1986年資料以來最大增幅,其接單以資訊通信產品增加16.6億美元、年增70.6%最多。其次,則是中國大陸及香港訂單金額109.1億美元,創下歷年同月新高、年增48.6%,以電子產品增加16.8億美元、年增49.5%較多,光學器材增加6.2億美元、年增70.0%。
此外,歐洲訂單86.5億美元,歷年同月新高,年增73.4%,不僅連續四個月呈現2位數字成長、更是2000年3月以來最大增幅,其中以資訊通信產品增加20.4億美元、年增100.6%較多,電子產品增加9.8億美元、年增94.7%次之。至於東協地區訂單金額41.0億美元,歷年同期新高,年增33.2%,同樣連續九個月成長,以資訊通信產品增加3.9億美元、增109.6%最多,電子產品增加2.4億美元、年增26.7%第二。
展望未來,經濟部統計處預估,3月外銷訂單金額估落在545億至560億美元,年增35.4%至39.1%,不僅歷年同月新高,使得今年首季訂單金額可望來到1,498億至1,513億美元,年增43.7%至45.1%,接單水準因而創下歷年同季最高紀錄。

7. 工業生產指數創下歷歷年2月最優
《本會3月24日訊息》經濟部23日公布2月工業生產統計,工業生產指數106.83,年增2.96%;製造業生產指數108.76、年增3.79%,二項指數同創同月新高,而且連續寫下13個月成長。
經濟部統計處指出,各國陸續施打疫苗,主要經濟體推出新的財政刺激方案,可望維繫全球景氣復甦力道,加上新興科技應用擴展、遠距商機持續,將挹注台灣的製造業生產動能。不過,全球經濟仍面臨著疫苗接種速度、有效程度及美中經貿紛爭等不確定性因素,需要持續觀察。
經濟部統計處表示,雖2月適逢農曆春節,工作天數減少影響產出,但在全球景氣穩定復甦,消費與投資動能逐步回溫下,5G、高效能運算及遠距應用需求持續強勁。
其中,在資訊電子產業方面,電子零組件業年增16.33%,由於5G通訊、車用電子、物聯網及高效能運算等相關晶片需求極為強勁,帶動積體電路產業年增16.32%;此外,液晶面板及其零組件業因為宅經濟、遠距商機持續發酵,年增49.81%,連續15月雙位數字成長;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則是因為宅經濟、遠距應用等熱絡,年增5.54%,連續13個月成長。
至於在傳統產業中,化學原材料業因下游防疫產品需求旺盛,以及年後開工需求增加,而導致下游廠商積極回補庫存,激勵石化及橡塑膠原料增產,生產指數年增3.99%;機械設備業因市場需求逐步回溫,加上半導體、5G相關產業、自動化設備需求強勁,抵銷春節工作天數較少影響,年增0.28%;基本金屬業則是因國內鋼鐵大廠設備維修,以及適逢農曆春節工作天數減少,卻呈年減3.03%;汽車及其零件業受到春節假期及貨運缺艙缺櫃影響,打亂汽車車燈、汽車零件外銷出貨步調,以及小型轎車因部分車款即將改款而減產,年減4.25%。
展望未來,經濟部統計處預估,3月製造業指數月增18%至24%、年增8.7%至14.2%,推估今年首季將會季年增10.8%至12.8%,預期持續創下歷年同期新高。

8. 拜登擬推基礎建設方案規模超過3兆美元
《本會3月24日訊息》綜合外電,美國總統拜登顧問團隊將在本周提出簡報,正在研擬一套包含基礎建設(例如修補道路、橋樑)、氣候變遷與提振就業等龐大經濟方案,預估該案支出規模至少3兆美元。
這項方案內容旨在落實拜登2020年總統大選期間所勾勒的「重建美好未來」計畫。白宮22日在聲明中指出,總統正在考慮各種方案、範圍,以及計畫規模等;不過,新案內容核心將會放在「創造就業與改善美國民眾生活」。
此外,《紐約時報》稍早報導指出,拜登顧問團隊將建議斥資3兆美元來提振經濟發展、降低碳排放與縮減經濟不均等問題;不過,其中率先的應該是基礎建設計畫。
另一方面,《華盛頓郵報》與CNN報導則表示,這項新的方案將會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鎖定基礎設施,一部分則是聚焦國內優先事項,例如:普及學齡前教育、全國育兒措施與免費的社區大學等。
這套方案若要在國會過關,恐將困難重重,除了共和黨將以支出規模過高而持著反對意見之外,民主黨針對是否再度擴大支出,藉以拉抬經濟看法也是陷入分歧。據悉,拜登政府為了該項龐大提案籌措資金,前者將會考慮在十年內減少聯邦支出高達7,000億美元;同時,最高邊際所得稅率從37%上調到39.6%。不過,拜登過去曾經承諾,不會對年所得40萬美元以下的民眾提高所得稅率。

9. 歐美製造業及服務業春燕來臨
《本會3月25日訊息》調研機構IHS Markit 24日公布美國與歐元區3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雙雙上升。
依據IHS Marki資料顯示,美國民間部門企業商業活動,在第一季結束後可望見到顯著成長。其中,3月製造業PMI初值,從2月終值58.6上升至59.0,來到二個月高點;服務業PMI初值,則是自2月終值59.8上升至60.0,創下80個月以來新高。此外,製造業與服務業新增訂單,雖共計創下2014年9月以來最強增幅,但供應鏈遭到打亂限制製造業產出。
另一方面,IHS Markit 24日同時公布3月歐元區製造業PMI初值,從2月終值57.9意外升高到62.4,創下1997年6月開始有此調查以來新高,遠勝《路透》訪調所預估的57.7。至於服務業PMI初值從2月終值45.7上升至48.8,寫下7個月高點,超出《路透》訪調所預估的46.0。
歐元區3月綜合PMI初值跨過擴張門檻,由2月終值48.8揚升至52.5,優於《路透》所預估的51.0。該項指數是自去年9月來首見恢復擴張,擴張幅度創去年7月來之最,也是過去28個月以來第二高值。
其中,歐元區第一大經濟體的德國3月綜合PMI初值,由前月的51.1上揚到56.8,攀抵三年多來最高。其中,3月製造業PMI初值由前值60.7上升至66.6,創下有史以來新高;服務業PMI初值意外自前值45.7攀高到50.8,來到7個月高點。
不過,第二大經濟體的法國3月綜合PMI初值,雖由2月47.0上升至49.5,但卻是連續7個月萎縮。其中,3月製造業PMI由前值56.1續升至58.8,觸抵39個月新高;服務業PMI由前值3個月低點45.6則是回升到47.8,來到3個月高點。
由於歐元區展望惡化,由於歐洲新冠肺炎感染又再回升,在第三波疫情來襲威脅下被迫恢復封城,加上疫苗接種放緩,造成未來產出指數從2月3年高點67.0下降到66.8,至於4月初將出爐的終值數據,恐會下修。

10. 全球經濟復甦帶動大宗商品走揚
新冠肺炎疫苗問世之後,市場樂觀預估全球經濟復甦,為商品的需求帶來明亮前景,激勵2021年大宗商品價格急速攀升。截至3月24日止,依據標普高盛追蹤24項商品價格商品指數(S&P GSCI Index)累計揚升15.82%,分項指數標普高盛能源指數同期累計大漲24.34%。
此外,Libertas財富管理集團指出,整體經濟將會持續邁向復甦支撐大宗商品價格趨勢。
再者,線上券商ThinkMarkets表示,新冠肺炎疫苗問世與接種能為解封注入希望,讓依賴經濟活動的大宗商品價格走揚。
然而,經濟展望好轉打壓避險資產黃金與白銀表現,加上最近公債殖利率躥揚不利貴金屬價格走勢。截至2021年至3月24日止,黃金期貨下挫將近9%,白銀期貨下跌超過4%。
ThinkMarkets指出,回顧2020年4月疫情正嚴峻時,美國西德州原油期貨價格一度跌進負值,拜石油輸出國組織及盟國(OPEC+)減產保價,以及需求展望,帶動油價由歷史低點強勁反彈。2021年迄今,西德州期油累計上漲約26%,倫敦布蘭特期油揚升約24%,其中汽油期貨在所有能源商品中表現最為亮眼,漲幅高達41%。
除了上述大宗商品走揚之外,2021年大宗商品價格上升包括瘦肉豬期貨和鋼品期貨,分別創下45%和40%漲幅。芝加哥Daniels Trading表示,美中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與非洲豬瘟重創中國大陸之後,中國大陸市場對豬肉之需求強勁,外加美國需求躥揚,帶動瘦肉豬期貨價格飆漲。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10682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二段77號20樓之三
© 2011 www.tnef.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