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連續六紅12月再創三高

  • 資料來源:現代財經基金會
  • 更新日期:2021-01-22
分享到 Facebook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Line print

2021年1月9日至1月15日財經要聞分列如後:
1.出口連續六紅12月再創三高
《本會1月9日訊息》依據財政部公布,受惠蘋果新機大賣、遠距與5G商機升溫、年底採購旺季,加上在疫苗研發進展下、各國生產活動回溫,以及年底旺季採購與拉貨效應,加上傳統產業貨品需求回溫,2020年12月出口不僅連續六紅,而且締造新猷,單月330億美元、單季(第四季出口值972億美元)、單年出口(全年出口值3,453億美元)皆創三大歷史高點。
財政部統計處表示,2020年在整體出口表現上,雖上半年受到疫情衝擊、原物料價格走跌及國外多數國家封城影響,使得出口規模下滑,但下半年隨著半導體產能開出領先製程優勢、遠距商機引爆、5G高效能運算等科技創新運用效應,加上中美科技戰火台灣獲致轉單效益及疫苗逐漸研發成功帶來需求增加,出口成長在第三季時轉為翻紅、年增6%,第四季更是熱絡、年增11.7%,較主計總處預估的數字高出3.9個百分點。
在出口貨品中,因i12手機熱銷,而使得半導體晶片買氣攀升,電子零組配件12月出口值為127.6億美元、創下歷年單月第三高,年增22%為連續11個月雙位數字成長;資、通訊產品12月出口值為47.7億美元、年增17%,創下歷年單月新高;光學器材12月出口值出口值為11.5億美元、年增更達27%,創下46個月最高增速。
至於進口部分,2020年12月、第四季、全年進口值依序272億美元、787億美元、2,865億美元,分別創下史上單月進口值與單季進口值新高、全年進口值第二高紀錄。
展望2021年出口表現,財政部統計處指出,疫情仍為全球經濟復甦最大變數,尤其國外多數國家封城措施因疫情復燃而並未完全解除,仍牽制著經濟復甦腳步;不過,台灣半導體產能維持高檔,5G高效能運算新興應用與電子新品備貨需求未減,加上中國大陸農曆春節之前將會有一波拉貨之熱潮,預估2021年首季出口仍能維持成長。

2. 去年對美陸日之出口齊創高
《本會1月9日訊息》依據財政部統計資料顯示,2020年台灣對中國大陸、日本、美國之出口值皆創新高。其中,對中國大陸出口值為1,515億美元、年增14.6%為五大市場之最佳;對美出口值為506億美元、年增9.3%居次,對日出口為234億美元、年增0.2%第三。相對之下,2020年對歐洲、東協出口值分別為282億美元、532億美元,皆為衰退態勢,年減依序為5.4%、1.3%,而且對歐連續兩年、對東協連續三年出口規模下降。
至於2020年12月對五大出口市場之出口值,包括中國大陸、東協、日本、歐洲、美國等皆為上揚態勢,出口成長在3.3%(對日)~20.5%(對陸)之間,其中對大陸之出口值更是達到147.2億美元,刷新歷年單月新高紀錄。
按照出口項目來看,2020年12月對東協、中國大陸之出口產品之中,成長最為明顯的是電子零組配件,對陸約年增27%、對東協約年增24%;至於對日本、美國之出口產品之中,顯著增加項目則是資、通訊產品,對日年增17%、對美年增10%。若以2020年全年而言,台灣58.5%出口集中中國大陸與美國,兩大市場智慧手機與新興科技產品熱銷,以及科技戰火轉單效益,導致台企產業鏈結訂單滿載。
此外,綜觀2020年全年出、入超狀況,對中國大陸出超866.7億美元、對美出超179.4億美元,皆創進、出口統計紀錄以來新高(1981年迄今);對東協則出超173.4億美元,則為近十年新低。

3. 中國大陸公布三不新規反制外國經貿禁令
《本會1月10日訊息》中國大陸商務部針對美國等西方國家近年動輒引用國內法規實施陸企禁令,決定出重拳反制。商務部9日公布「阻斷外國法律與措施不當域外適用辦法」新規,若外國法律與措施「存在不當域外適用情形」,中國大陸商務部門經評估後可以公布「不得承認、不得執行、不得遵守」外國相關法律與措施禁令,該項辦法公布即日生效。
亦即自從2018年3月中美貿易衝突爆發以來,美國屢次動用國內法律針對中興、華為、中芯國際等眾多陸企進行制裁或實施出口、投資禁令;此外,在華為拓展海外5G市場上,部分歐洲國家也是配合美國,修正國內相關規定封殺華為。這些相關舉動造成陸企在經營上遭受重創,中國大陸政府多次揚言推出反制措施。
依據新的辦法規定,中國大陸政府將建立國家機關相關部門參加的工作機制,負責外國法律與措施不當域外適用應對工作。亦即當事人遵守外國禁令,若因此損害中國大陸公民或法人合法權益,當事人恐將面臨求償訴訟。該新規恐讓許多遵守美國禁令的科技大廠陷入選邊站的兩難局面。
該項辦法提出「外國法律與措施不當域外適用」四項評估標準,包括:一、是否違反國際法律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二、對中國大陸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可能產生的影響;三、對中國大陸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合法權益可能的影響;四、其他應考慮的因素。
未來按照該項辦法,經該項工作機制評估後,確認相關外國法律與措施存在不當域外適用情形,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可以決定公布不得承認、不得執行、不得遵守相關外國法律與措施禁令。至於工作機制可以依據實際狀況,決定終止或者撤銷禁令。
該項辦法指出,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逕向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申請豁免遵守禁令。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新規提出,當事人受到外國禁令影響,若因遵守禁令而侵害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合法權益,中國公民等可以依法逕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要求當事人賠償損失。一旦法院裁定確實遭受損失。當事人若拒絕履行判決,則法院可強制執行。

4. 行政院推動大南方計畫再設屏東科學園區
《本會1月11日訊息》行政院10日提出重大宣布:大南方計畫正式啟動!其中,高鐵不僅將南延至屏東六塊厝,更進一步斥資90億設置屏東科學園區,佔地92公頃,未來將會結合創新、生活、綠色等元素,打造半導體及5G應用等供應鏈聚落,吸引綠能、健康及汽車高值化等產業進駐,串連嘉義、台南、高雄及屏東,形成一處新的科技廊帶,吸引產業投資。
行政院表示,讓高鐵屏東站結合科技產業的大南方計畫,旨在從國境之南延伸擴及至全台,讓交通與科技的全島串連加倍、加乘發展。亦即全球受限疫情,面對全球在改變地此時,台灣必須儘速解決缺地問題,積極發展科學園區,促使各項產業看到台灣便利,便可與世界之競爭。
依據規劃,六塊厝將作為高鐵特定區之預定地,全區273.83公頃,土地產權74%屬於台糖所有,其中屏東高鐵站區49.13公頃、科學園區92.22公頃,經濟部規劃產業擴大園區26.65公頃,縣府保留住商(生活機能)及運動休閒園區廣達105.83公頃。
行政院指出,去年12月舉行科技會報,外部委員提出「廠商唯一無法解決就是用地問題」,希望政府全力協助。對此,行政院109年除了核定南科三期加速擴建、新竹X園區籌設計畫,以及高雄橋頭科學園區之外,同時指示科技部評估設置嘉義科學園區。
此外,行政院蘇要求內政部、科技部、經濟部、國發會、交通部針對科學園區所需要得配套條件,進行同步整體規劃,並請台糖公司協助配合,要求規劃產業聚落及生活機能,吸引高端科技產業投資,以縮短南北之差距。
科技部表示,目前構想是南科管理局管轄範疇的延伸,科技部將會和經部的產業科技園區界接,引進產業進駐。未來園區將會吸引在地農業、健康產業、汽車零組件及高值化、綠能等產業進駐,透過軟硬加值、跨業跨界整合、數位加成,帶動台灣經濟戰略整體布局,打造科技產業新聚落。

5. 經濟部三招協助企業因應匯率衝擊
《本會1月11日訊息》2021年伊始,新台幣升勢猛烈,盤中已出現暌違23年以來的27字頭,衝擊工具機、紡織業、手工具三大產業。
面對新台幣升值走勢,除了央行政策喊話:「同舟共濟,大家共同穩匯」,維持新台幣匯率動態穩定之外,政府相關部會則是研擬協助中小型傳統產業採取匯率避險措施,包括增加內控、匯率風控及開放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協助避險。其中,經濟部備妥三大對策因應,包括協助中小型傳統產業採取匯率避險措施、數位轉型計畫和開拓新南向市場,協助產業度過難關。
經濟部表示,高端科技電子產業多為大型國際企業,因應匯率波動採取避險措施,有足夠的風控能力;相對中小傳統產業因企業規模較小,而無力採取避險措施,而且高端科技產業受惠ITA資訊科技協定大多零關稅或低關稅,中小廠商出口則是面對關稅壓力。
經濟部指出,金管會已經開放OBU,針對國內企業提供帳戶申請設置協助避險,也會協助中小傳統產業因應及管理風險,例如採取一般大型企業所採取的避險措施,利用遠期契約,降低因匯率變動所造成的匯損。
其次,經濟部也將協助業者進行產業升級,提高產品附加價值,重點輔導因疫情及匯率壓力較大傳產轉型升級,今年提出新的數位轉型計畫,包括商業司、中小企業處和工業局預算共計約20億元,將會協助後疫時代與匯率波動受衝擊產業,找到新的生存之道。
至於匯率受創最嚴重的工具機、紡織業、手工具三大產業,經濟部透過政策輔導,導入智慧製造提升效率,希望在良率及效率提升後拉高獲利,以減少匯差之損失。此外,協助工具機業者開拓新南向市場,增加營收、彌補匯損。由於國際疫情嚴峻,國貿局今年將會採取較不同的兩大方式,包括強化視訊洽商、建立數位展覽公版模組,運用新型科技升級線上展覽,爭取更多訂單。

6. 去年國內上市、櫃營收創下歷史新高
《本會1月12日訊息》在iPhone 12追單、遠距商機帶動下,國內上市、櫃公司業績暢旺,2020年12月營收繳出3.66兆元極亮麗的成績,月增3.07%、年增14.1%,累計全年營收達到35.46兆元,年增1.14%,單月及全年同步改寫歷史新高。
依據投資顧問公司分析,雖元月進入傳統出貨淡季,但因工作天數較多,加上晶圓代工、封測等半導體產業掀起漲價趨勢,故元月單月營收可望繳出年增成績,而且第1季淡季不淡;但是,需要特別留意最近以來新台幣匯率偏向強勢侵蝕利潤。
統計2020年全年營收,鴻海持續以5.35兆元之成績締造新猷,蟬聯所有上市、櫃公司冠軍寶座;排名第二至五位的和碩、台積電、廣達、仁寶等公司之營收都是超過1兆元水準,同步改寫歷年紀錄。至於緯創、國泰金、大聯大、英業達等四家,則是介於自8,450億元至5,082億元不等。
展望今年全年,除了原先5G、人工智慧、資料中心等趨勢產業將會穩步上揚之外,電動汽車、塑化、鋼鐵等產業可望逐漸走出景氣谷底,使得內、外資法人預估2021年上市、櫃公司獲利狀況成長自15%至20%,國內股市交易持續上演「金牛」行情。

7. 央行開辦中小企紓困貸款突破2,380億元
《本會1月13日訊息》中央銀行2020年4月1日啟動受到疫情衝擊產業紓困措施,開辦中小企業貸款專案,統計2020年4月至12月底止,紓困中小企業專案貸款累計受理金額2,487.66億元,受理戶數19.51萬戶,核准金額2,382.5億元,核准戶數19.03萬戶。此項紓困措施受理期限至2021年6月底,額度3千億元還剩600多億元,如有必要應會再增加至4千億元。
央行表示,此項中小企業貸款專案,銀行融通利率0.1%,企業逕向銀行貸款年利率分為三案,亦即A案為1%(信保保證9成以上)、B案為1.5%,最高申請額度介於600~1,600萬元,適用優惠利率期限至2021年6月30日止,以及C案為1%(小規模營業人貸款)
依據央行統計顯示,2020年4月開辦以來,平均單月核貸金額250~300億元之間;其中,4月開辦後需作業時間,核准金額僅73.44億元,5月立即飆高至359.33億元,6月達到高峰的381.12億元。但是,隨國內解封,7、8月下降至300億元之下,9月國際爆二次疫情之後又再增加至327.7億元,10、11月減少至200億元,12月則增至254.67億元,顯示中小企業仍有紓困需求。
銀行授信主管表示,國際疫情反覆,全球經濟重返向上軌道時間難料,央行中小企業貸款專案也持續做滾動檢討調整。尤其專案2020年4月上路之後,於4月20日起增加小規模營業人貸款,7月24日提高A方案與B方案每戶貸款額度上限各為600萬與1,600萬元。8月10日延長適用優惠貸款利率期間至2021年6月30日止,9月22日額度增至3千億元。2020年12月將申請期限從原2020年12月31日截止,再延半年至2021年6月30日,優惠利率也同步延長至2021年12月底。

8. 疫情衝擊造成去年稅收短少405億元
《本會1月13日訊息》財政部12日公布2020年稅收2兆3,804億元,較預算數短少405億元,是近七年來首度的短徵;全年稅收年減3.6%,是近11年來首度的衰退。
財政部統計處表示,在新冠肺炎攪局下,是稅收短徵的最重要之原因,去年終結連續六年稅收超徵,包括:營所稅、贈與稅、貨物稅都未達標,尤其營所稅實徵淨額4,748億元,年減26.7%,較原編預算數短徵1,649億元最為嚴重。其原因在於,上市櫃公司前年度獲利衰退、未分配盈餘稅率調降、新增產創條例租稅優惠等措施,影響營所稅收入;加上去年受到疫情衝擊,營利事業可以申請延長分期繳稅及免辦暫繳,也使部分營所稅未在去年入帳。
再者,營業稅方面,由於年初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之後隨著疫情控制較為穩定,下半年國內消費增溫,使得營業稅後來居上,去年實徵淨額4,270億元,年增1.5%。
此外,去年以來股市持續發燒,證交稅實徵1,502億元,年增64.7%,證交稅共計創下四個新高,包括12月單月稅收、全年稅收、12月日均成交值、去年日均成交值,皆是創下紀錄。
儘管如此,整體稅收仍是歷年第三高,其中證交稅、營業稅、牌照稅及菸酒稅等稅目全年稅收,都仍寫下歷史紀錄。此外,土增稅也增加了百億元,是實施房地合一稅上路以來新高。

9. 國內科學園區轉型朝向產業多元與在地產業聯結
《本會1月14日訊息》行政院宣布將啟動屏東、嘉義兩地科學園區之規劃評估。科技部13日表示,國內三大科學園區2020年營業額達到2.9兆元,續創新高,年增12%,未來科學園區轉型將朝小而美、規模百公頃左右,產業多元、與在地產業聯結方向發展,同時結合高鐵便捷交通等原則,現在已經交由南部科學園區管理局進行專業嚴謹評估。
科技部指出,去年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全球經濟,但是國內三大科學園區營業額仍持續成長,從2019年營收的2.6兆元增加為2020年的2.9兆元;其中,半導體及電腦周邊產業因遠距工作帶動設備需求,而成長表現非常亮眼。
科技部同時表示,疫情之後,將會加速數位轉型,這對台灣是有好處,包括半導體及電腦周邊產業訂單滿載,預期今年也會持續暢旺情形。
至於未來科學園區轉型方面,科技部認為,台灣不能僅有台積電這座護國神山,更加不能僅有資通訊產業,尤其是在未來萬物聯網時代之下,數位轉型發展需要晶片,半導體仍具備關鍵之角色;此外,台灣需要發展價值更高端的數位應用,包括應用加入醫療、交通等日常生活,所以未來科學園區發展更要加強軟硬整合,提升價值,除了硬體量產之外,也要著重軟體產業。
科技部更進一步指出,科學園區轉型將朝小而美,園區不要太大,約在百公頃左右,產業需要多元,並非僅有單項、大型規模產業,園區要有數位、軟體等高新科技;其次則是,科學園區亦非僅在園區製造、產品出口而已,未來需要與當地之城鎮、產業、生活圈有所連結,並且採取綠色節能。

10. 中國大陸穩坐全球最大貿易國家
《本會1月15日訊息》受到疫情波及,全球貿易大幅萎縮,2020年第一季中國大陸進、出口大幅下挫,但在防疫物資及筆電等需求激增下,推升中國大陸出口快速回穩,自第三季起轉為增長。
依據大陸海關14日公布數據顯示,包括進出、口總值,均創歷史新高,創下多項紀錄。其中,出口在全球的占比攀上高峰,是全球唯一貨物貿易成長的國家,更進一步鞏固全球最大貨物貿易國家地位。
若以美元計價,2020年12月中國大陸出口年增18.1%,進口年增6.5%,優於市場預估。12月貿易順差781.7億美元,超過市場所預估的723.5億美元,創單月歷史新高。若從2020年全年來看(若以人民幣計價),出口年增4%,進口年減0.7%,順差3.7兆元,年增27.4%。
依據WTO統計,2019年全球出口總值18.9兆美元;其中,中國大陸出口2兆4,990億美元、占比13.2%,位居第1。中國大陸海關14日再度公布WTO所公佈的月度貿易資料測算,2020年前10個月,中國進出口、出口、進口國際市場份額分別達到12.8%、14.2%和11.5%,比歷史的最高值分別大幅提升0.8、0.4和0.7個百分點,穩坐全球貨物貿易大國家寶座。
此外,中國大陸商務部表示,中國大陸外貿在2020年中走出一條「V型」反轉曲線。展望2021年外貿情勢,儘管世界經濟復甦、中國大陸國內經濟恢復平穩增長,雖可望支持外貿增長,但疫情變化和外部環境仍存載著諸多不確定性因素,2021年外貿依舊面臨困難和挑戰。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10682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二段77號20樓之三
© 2011 www.tnef.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