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選後迫切需要重塑兩岸經濟關係

  • 資料來源:2024年1月29日香港「經濟導報」雙週刊,2024年第3期(3561期)
  • 更新日期:2024-02-15
分享到 Facebook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Line print

  歷經半載頗激烈的競逐,2024年台灣大選終於塵埃落定。誠如大選之前各項民意調查顯示,台灣社會各界普遍希望再度政黨輪替,卻又因在野政黨勢力無法順利整和,而使得代表民進黨的賴清德僥倖擊敗代表國民黨的侯友宜,達成持續執政。由於民進黨長期排斥國民黨所主張的「九二共識」,以及將「台獨」的條款列入黨綱,未來在其「台獨」理念持續執政下,是否讓過去八年以來「九二共識」歧見造成陷入僵局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遭到終止,甚至導致兩岸經濟關係更加惡化,頗受到台灣產業各界之擔憂。
  其實,自從2023年4月12日中國對台啟動貿易壁壘調查以來,許多學者專家認為,2010年兩岸簽署ECFA之後,台灣並未遵循世界貿易組織(WTO)所規範的「最惠國待遇原則」,亦即「非歧視原則」,甚至不斷增加對大陸產品進口的管制達到2,509品項。如果未來台灣持續管制部分大陸產品進口,勢必讓大陸藉此對台取消讓利政策,進而對台實施貿易制裁的依據。果不其然,去年12月15日中國商務部依據《對外貿易壁壘調查規則》公布調查結果指出,台灣單方造成貿易壁壘;接著,12月21日商務部公布自2024年1月1日起取消12品項石化相關產品適用ECFA「早收清單」關稅減讓優惠稅率,未來擬再擴大取消ECFA關稅減讓優惠稅率品項。
  民進黨對中國的依賴超過國民黨
  回顧八年之前,台灣當局在其就職演說針對兩岸關係發展:「過去的回顧及未來之前瞻」內容中,除了在政治主張上,以「維持現狀」為前提,依據「四項基本原則」持續與中國進行互動交流的主軸之外,在經濟主張上最受到矚目的論述莫過,將之前採取「連結大陸、布局全球」的政策,調整為「朝向全球、走進大陸」之政策,同時重新推動「南向政策」。其最終目的乃是,希望透過加強與東協國家、印度之往來合作,避免過度「西進」,藉此分散風險擺脫對中國經濟的依賴。
  儘管如此,然而檢視過去20餘年以來兩岸貿易變化加以觀察卻又發現,民進黨執政時期對中國的依賴超過國民黨執政時期。依據台灣官方進、出口資料統計顯示,陳水扁、蔡英文政府時期台灣對中國的進、出口成長速度較高,相對馬英九政府時期台灣對中國的進、出口成長速度則是較緩。誠如台灣許多學者、專家或媒體解讀此一數據指出,民進黨政府在政治主張上始終高喊「抗中」,擺脫中國威脅始能「保台」口號,但是另一方面,在經濟上卻又持續依賴中國,讓台灣經濟獲致相當程度之成長。
  此一現象,其實近年以來許多學者專家以「國際政治經濟理論(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為基礎,分析其對國際經濟的影響進行解讀發現,1990年代之後,國際經濟活動隨著東西陣營的冷戰結束,加上新興國家之快速崛起,除了造成全球產業結構重新組合之外,也導致了國際貿易版圖重新布局。此一前所未有格局已成為未來台灣當局在經濟治理思維上,無法忽略必須面對之挑戰。這些現象包括:
  全球產業重組影響國際貿易布局
  其一,隨著全球化、區域化潮流推波助瀾,許多產品在生產過程中採取專業分工受到國界束縛不斷排除,跨國企業在比較利益考量下,以直接投資之模式前往其他國家設廠,重新整合產品產銷網絡。尤其歷經全球金融風暴、中美貿易衝突、新冠疫情干擾事件之後,許多跨國企業在全球「價值鏈」或「供應鏈」經營管理思維上,從之前少數分散節點,利用技術、投資、訂單做法,轉型為推動具有直接投資「特性區域」供應體系與「多層架構」國際產業聚落之重新整合。此一發展趨勢,在地緣接近關係或比較利益原則相互作用下,促進台商選擇以中國為區域「製造」或「服務」中心所形塑的貿易與資本合作之產銷網絡,利用與陸企交流合作的機會,逐漸擴大對中國之依賴。
  其二,隨著WTO杜哈回合談判終止,導致許多國家在各自利益考量下,以簽署雙邊、多邊自由貿易協議(FTA)的模式,採取相互關稅減讓或經濟組織分享國際貿易利益日益明顯。在此一發展趨勢下,雖台灣透過各種管道積極爭取簽署FTA及參與區域經濟組織,但受到國際政治現實環境,使得對外貿易拓展面對許多限制。此外,更加無法忽略的是,中美經濟糾葛從關稅戰延伸至科技戰,迄今戰火持續延燒,在造成全球產業鏈結重新整合的同時,台灣未能加入CPTPP和RCEP。亦即台灣在對外出口缺乏關稅優惠,以及對外投資無法帶動出口增加,加上除了晶片相關產業一枝獨秀之外,新興產業發展遲緩衝擊下,一旦產業被迫加速外移,未來恐讓台灣經濟陷入空洞化或孤立化威脅。
  無庸置疑,從1979年中國改革開放後,兩岸經濟關係歷經40餘年發展,憑藉先天條件的優勢,加上後天環境之機會,使得中國是台灣對外投資最大與出口最多之區域,而且與台灣產業形塑頗為密切的垂直結構或水平結構,彼此互動之頻繁、往來之密切、交流之廣泛、合作之深化,可以說是已成為兩岸各自促進經濟成長與推動產業發展不可忽略之一環。
  兩岸經濟關係不易因政治因素而斷絕
  雖兩岸仍存在著許多政治糾葛,尤其過去八年以來民進黨政府不斷假借「抗中」、「保台」聲浪堆疊政治利益,加上來自美國政府單方「脫鉤」或「去風險化」要求,但兩岸經濟關係無法斷絕,甚至難以減緩。再者,儘管近年以來部分在陸下游製造台商,因中國經營成本上升而持續轉移東協、東歐或其他國家進行生產,或是部分遷回台灣;然而上游原材料、零組件,則是來自中國,尤其部分終端產品需求市場仍然選擇中國。亦即兩岸經濟關係,或許因供應體系分工,而調整貿易品項,卻又難以終止兩岸貿易行為。
  很顯然地,由於先天資源的稟賦差異與後天條件之優勢互補,兩岸經濟性正常型態的互動往來是不二的選擇;卻又因兩岸政治性特殊關係之糾葛對立,而使得兩岸經濟活動,往往難以迴避其所存在的政治意涵。亦即台灣經濟面對此一頗難以擺脫的發展格局之下,隨著2024年大選結束,期待未來四年將持續執政的民進黨政府,無論如何必須以台灣經濟發展為前提,在研擬規劃對陸經濟政策思維上,與其淪為「政治」意識型態糾葛,不如以上述國際關係分析之中的「國際政治經濟理論」作為基礎,或將是化解兩岸情結的最佳選擇,而且是維繫台灣命脈之關鍵所在。

(2024年1月29日香港「經濟導報」雙週刊,2024年第3期(3561期))

戴肇洋(台灣省商業會顧問)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10682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二段77號20樓之三
© 2011 www.tnef.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