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破除投資障礙 提振經濟發展動能
作者:戴肇洋, 蔡宏明, 王健全, 李沃牆
出版者:現代財經基金會
定價:300元
出版日期:2016年11月

  本書就近年臺灣投資成長低迷的根源、近年投資臺灣受阻個案,以及主要國家促進投資的政策作為,加以詳盡剖析,並據此提出激勵產業界投資意願的具體建議,並提供給政府相關主管單位作為參考...  

───────────────────────────────────────────────

  國民所得構成的要素,包括消費、投資、政府支出及出口淨額,其中投資最重要,這是基本經濟學理論。投資增加了,可以創造就業機會,而研發性的投資,更可以提升技術水準,增加產業競爭力。正因如此,兩蔣時期特別制定「獎勵投資條例」,提供稅捐減免融資優惠等誘因,吸引海內外企業在臺投資設廠。李登輝執政時,要求經濟部每年必須設定促成民間投資的目標,並且作為考核主管官員的依據;即使後來政黨輪替,陳水扁上台,他特別喊出「投資優先、經濟優先、臺灣優先」的口號,對提升投資意願仍極重視。

  但自從2009 年之後,由於內外複雜的新情勢,政府相對忽略促進國內投資的重要性。這些年外人來臺投資(FDI)金額每年都只二、三十餘億美元,低於1990 年代每年維持30 ~ 50 億美元,更遜於2000 年的75.57 億美元,及2007 年77.69 億美元的最高峰。產業大量出走,進來臺灣的外人直接投資卻相對衰退,難怪近幾年國內就業機會減少,平均薪資停滯於16 年前的水準。

  這些數據與其他競爭對手國家比較,彼此差距明顯逐年擴大。以2015 年為例,進入台灣的FDI 只有24.15 億美元,僅及越南(118 億美元)的1/5,菲律賓(52.3 億美元)的1/2,遠遠不如新加坡的652.6 億美元及香港的1748.9 億美元,這也顯示臺灣經濟在全球所居地位,有逐漸邊緣化的趨勢。

  究竟什麼原因造成這樣的結果?對我們國家發展造成重大影響,當然是一個必須重視的課題。現代財經基金會因此邀請戴肇洋、蔡宏明、王健全、李沃牆等四位理論實務都很在行的學者專家,針對如何破除投資障礙、提振臺灣經濟動能,進行深入硏研究。他們分別就近年臺灣投資成長低迷的根源、近年投資臺灣受阻個案,以及主要國家促進投資的政策作為,加以詳盡剖析,並據此提出激勵產業界投資意願的具體建議,應可提供政府相關主管單位的參考。

  今年五二〇○新政府成立,蔡英文總統在就職演說中,特別將「經濟結構轉型」列為施政第一要務,決心「打造一個以創新、就業、分配為核心價值,追求永續發展的新經濟模式」。蔡總統描繪的願景動人心弦,但理想與現實之間,畢竟仍然存在差距,如何才能落實「經濟結構轉型」的目標?最重要的無疑是必須拿出一套辦法,吸引國內外企業願意在臺從事創新型投資。

  產業投資並非憑空而來,尤其在全球化浪潮下,工商界的投資地點可有許多選擇,唯有塑造良好的投資環境,才能吸引符合國家產業轉型需求、提升臺灣經濟實力的重大投資案件。從新政府近半年運作的表現來看,勞工、環保等社運團體持續施加強大壓力,似已導致行政部門施政步調進退失據、章法紊亂,如果不能妥善平衡不同的價值認知與角色立場,任由爭議持續對立延燒,必定嚴重阻滯臺灣經濟成長。深盼執政當局高度重視,拿出辦法予以化解,期能整合各方力量,帶動臺灣新的經濟發展動能。

相關下載 / 連結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10682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二段77號20樓之三
© 2011 www.tnef.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