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8月出口增幅收斂

  • 資料來源:現代財經基金會
  • 更新日期:2022-09-12
分享到 Facebook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Line print

2022年9月3日至9月9日財經要聞分列如後:
1. 台灣8月出口增幅收斂
  《本會9月8日訊息》財政部7日公布8月出口403.4億美元,雖為歷年最強之8月,連續26個月成長,但年增卻收斂至2%,動能不如預期,是25個月以來的最低水準,已是強弩之末,預估9月由紅翻黑機率頗大,出口冷風吹起,呈現旺季不旺。
  財政部統計處表示,8月出口動能明顯偏離過往季節節奏,除了基期較高之外,更關鍵的因素在於通膨升溫、疫情反覆、俄烏戰爭僵持等不確定性因素之下,全球終端需求鬆動,庫存壓力升高,這些對出口的牽制作用正在擴大。
  若從貨類分析,電子零組件表8月出口規模170.5億美元,年增12%,可以說是獨挑大樑,若剔除電子零組件後,剩餘產品出口年減4.2%,已經陷入跌勢。
  此外,資通與視聽產品隨著疫情紅利逐漸消失,買氣後繼無力,8月出口轉為年減1.6%;光學器材在面板價格重挫、業者減產下,表現最為弱勢,已經連續十個月衰退,年減35.7%。
  至於傳產貨類,塑橡膠及其製品、化學品、基本金屬等受到終端需求疲軟拖累、鋼市走弱影響,出口值急遽萎縮,年減從一成至兩成左右;僅剩礦產品受惠運輸、發電需求及油價支撐等有力支撐,仍有高達九成增幅。
  再從進口觀察,8月進口規模373.5億美元,年增3.5%,增幅為20個月新低,反映廠商因應市況變化,採購偏向審慎。
  另一方面,8月對陸港之出口151.2億美元,年減接近一成,創下近40個月來最大降幅;前八個月對陸港之出口占比下降到38.8%,是17年以來的同期新低。至於8月對美國之出口61.3億美元,年增已縮小到2.3%,是28個月以來的最小增速;前八個月對美國之出口占比則上升到15.5%,是18年以來的同期最高。再者,8月對歐洲之出口35.3億美元,年增增幅2.6%,是23個月以來的最小增速。
  亞洲方面,8月對東協及日本之出口,在電子零組件需求帶動下,年增分別仍有17.6%及16.2%,相對表現優異。其中,對東協出口之資通與視聽產品,年增高達七成,可能反映在中國大陸封控、限電等政策下,部分產能轉單移到東協地區生產。
  展望未來,財政部統計處,儘管5G、車用電子、高效能運算仍被看好,蘋果新機也有拉貨效應,但是整體經濟不確定性因素,將會導致旺季不旺,9月出口恐將轉為衰退。

2. 國發基金擴大投資南部產業轉型
  《本會9月3日訊息》國發基金投資獲利亮眼,尤其投資台積電公司獲利超過1.3兆元、平均每年獲利高達270億元。
  國發基金為能協助企業掌握國發基金多元投資管道,國發會2日指出,將與國家投資公司台杉管理顧問公司、高雄市政府經發局合作聯合舉辦「國發基金投資方案聯合宣導會」,促進南部地區產業發展與轉型。
  國發會表示,國發會為能加速台灣產業轉型升級,積極推動「5+2」產業創新計畫,配合行政院所推出的「大南方、大發展、南台灣發展計畫」,期盼透過半導體產業聚落,實踐南、北區域均衡發展目標,打造「南部半導體S廊帶」產業聚落。
  國發會指出,高雄產業結構正在轉變,為能配合推動亞洲新灣區5G AIOT創新園區計畫,期待高雄轉型為智慧城市解決方案的示範基地,成為南台灣接軌國際重要窗口,未來幾年將會越來越好,現在正是投資高雄最佳時刻。

3. 美國持續實施川普時代對中加徵關稅
  《本會9月4日訊息》華盛頓即時報導,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2日透過聲明表示,依據法令規定對中加徵關稅有效期間4年,USTR 自5月起開始通知受益於關稅的美國企業代表,討論是否持續執行;不過,收到超過400件來自美國企業及貿易協會要求保留對中加徵懲罰關稅請求,因此決定延長2018年7月美國前任總統川普宣布對數百億美元的中國大陸產品加徵關稅;接著,USTR將會啟動審查程序,檢視相關關稅措施。
  彭博資訊報導,這項行動法源來自貿易法第301條,川普任內因不滿中國大陸長期不公平、不合理貿易行為,而援此對來自中國大陸進口的產品加徵關稅,共計對超過3700億美元的中國大陸產品加徵從7.5%至25%進口關稅;相關措施原訂今年7月6日及8月23日滿滿4年之後到期。
  之前,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6月表示,削減關稅將有助於降低美國物價,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支持降低家用商品關稅,保留鋼鋁關稅,藉以保護美國勞工和國家安全。不過,兩人主張與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之構想衝突,戴琪反對放棄這項可以保護美國利益的貿易關稅之手段。
  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表示,拜登政府上任之後,今年5月對中國大陸的加徵關稅措施啟動4年一度審查,徵求美國國內利益相關者意見。
  依據USTR所公布的關稅延續通知,徵求意見接近2個月枝後,共計來自美國企業、貿易協會收到434件延長請求,其理由包括關稅措施促使中國大陸政府停止特定有害政策及作為,讓美國的企業可以與來自中國大陸進口產品之競爭,擴展國內生產,以及雇用額外勞工。
  此外,美企代表認為,加徵關稅措施為美國製造更多之籌碼,促使中國大陸廢除不當政策與措施,將有助於解決中國大陸技術轉移政策之下所導致的不公平、不合理競爭。
  USTR指出,美方接著將會開始審查對中關稅措施,邀請包含消費者在內相關人士,針對關稅措施有效性質及對美國經濟的影響,以及其他可能實施措施提供意見。

4. 歐洲能源危機升溫俄國斷供回擊G7實施價格上限
  《本會9月4日訊息》綜合外電,俄國與西方劍拔弩張,國際能源戰持續升溫。七大工業國家集團(G7)財政部長2日同意,針對俄羅斯石油實施價格上限,其目的是在「削減俄國戰爭經費,同時限制俄羅斯所挑起的全球能源價格戰衝擊。
  俄國同日隨即提出意味濃厚反制回應,將停止銷售石油給實施價格上限的國家,並且宣布北溪一號管線於8月底暫時關閉3天,無法如期回復供氣,同時強調此舉將會打擊油市穩定,加重歐洲能源危機。
  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2日表示,美國將與歐洲通力合作,確保歐洲在冬季時有足夠的能源。
  由於歐洲自疫情復甦後天然氣需求攀升,加上俄烏戰爭影響,歐洲躉售天然氣價格自從2021年8月以來狂飆400%,重創歐洲產業與家庭。
  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先前表示,歐盟應該針對俄氣實施價格上限,藉以阻止俄國總統普丁操縱市場。范德賴恩指出:「普丁操縱天然氣連帶打擊歐洲電力市場,歐洲應該對俄氣祭出價格上限」。
  俄國降低對歐洲之輸氣、反擊西方制裁,高調揮舞能源政治,顯示俄烏衝突戰線已拉長至烏克蘭邊境之外,波及整個歐洲,甚至全球市場。

5. 美元指數刷新20年最高升破110
  《本會9月6日訊息》綜合外電,由於美國聯準會(Fed)激進升息政策短期不會改變,加上俄羅斯國營能源巨擘Gazprom宣布無限期限停止北溪一號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歐洲能源危機不斷升高,使得美元短線又再出現急漲,美元指數一舉升破110大關。
  周一亞洲匯市美元對歐元貶破0.99、最高來到0.9879,創下20年新高,對英鎊升至1.1444美元,改寫37年新高,對日圓則報140.60,創下24年新高,對韓元衝上13年半最高。
  Gazprom之前以保養為理由關閉北溪一號管線三天,雖原定上周六就會恢復供氣,但上周五晚上Gazprom以發現油氣外洩為理由,宣布無限期限停止對歐洲的供氣。
  此舉已被視為俄國對西方聯盟的報復措施,因為幾個小時之前七大工業國家(G7)宣布,將對俄羅斯原油價格設定上限。
  英國投顧Hargreaves Lansdown表示,歐洲能源危機已竄升至另一關鍵階段,這是歐洲各國領袖所預期最壞的狀況。另一投顧Vanda Research指出,市場原本就已準備伺機做空歐元與歐洲政府公債,因此只要俄羅斯天然氣供應傳出利空,歐洲匯市與債市就會湧現賣壓。
  英國新任首相特拉斯(Liz Truss)在競選保守黨黨魁時喊出減稅政策,英國媒體報導,特拉斯在研議上台後將推出規模1,000億英鎊的支出方案,藉以凍結能源成本。不過,荷商安智銀行全球金融市場主管指出,此種財政方案將會帶動英國央行緊縮政策預期更進一步上揚,問題是英國經濟身處衰退的環境,所以在短期內英鎊對美元恐將難以翻升。

6. 能源短缺加上氣候變遷催化全球核電復活
  《本會9月7日訊息》綜合外電,俄烏戰爭所掀起的能源短缺危機籠罩全球,加上俄羅斯宣布無限期限關閉通往德國天然氣管線「北溪一號」之後,在實現「碳中和」以對抗氣候變遷的壓力下,歐美日過去所追求「去核」的政策出現轉彎,從美國《通膨削減法案》補助核電,到德國政府5日宣布僅剩3座核電廠原本預計年底除役,其中2座核電廠延後除役,以及日本重新發展核電,全球核能發電有復辟之態勢,以緩和供電吃緊壓力。
  在德國聯合政府內擁核派與反核綠黨相互妥協後決定核電廠延後除役,綠黨原本就是從事反核運動起家成立。德國蕭茲政府此舉象徵能源政策轉彎,在此之前數十年來致力落實逐步汰除核電、煤炭、天然氣政策,朝全面使用再生能源轉型。
  至於美國,已透過投資獎勵乾淨能源、降低處方藥價及對大型企業的加稅等措施對抗通膨的《通膨削減法案》,8月中旬經總統拜登簽署後正式立法。其中,投資乾淨能源部分,包括提案聯邦資助建置小型核電。
  由於近年以來,標榜新的一代核電先進反應爐(advanced reactors)逐漸發展茁壯,此種小型核能反應爐,具備比前代成本更低、建置速度更快的優點。業界指出,拜登簽署《通膨削減法案》之後,補助先進反應爐具有法源依據,可望將此建置小型核電提案往前推進。
  該項法案同時提供舊有核電廠稅額減免,協助其維持運作。但是,公用事業主管及項目開發廠商呼籲,應該同時興建新的核電廠,才能滿足不斷擴張能源需求,以達成企業和拜登的氣候目標。
  日本經濟產業大臣西村康稔日前出席印尼G20部長會議在接受美媒訪問時提到,核電是日本追求能源安全及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關鍵。核能發電常常被列為脫碳(decarbonization)的重要選項,今年5月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宣布,為了穩定能源供給及價格,打算重啟已閒置的核電設施。日本的能源供應高達94%依賴進口。西村康稔透露,日本今年已經重啟10座核電廠,明年計畫再行重啟7座核電廠。

7. 8月CPI降至2.66%重要民生物資漲至5.38%
  《本會9月7日訊息》受到國際原材物料下跌影響,主計總處6日公布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2.66%,終止連續5個月超過3%漲幅,仍然超過通膨警戒線2%。
  雖8月CPI明顯回落,但今年1月至8月整體年增率還是突破3%、達到3.1%;與眾生活息息相關的17項重要民生物資漲幅,仍然持續擴大,年增率從7月的4.59%來到5.38%。
  主計總處表示,雞蛋受飼養成本提高,漲幅已擴大至38.87%、創下44個月新高,沙拉油及調理油則是因反映先前黃豆成本而上漲14.88%、漲幅為13年以來之新高,衛生紙漲幅也擴大為5.68%。
  主計總處分析,今年8月以來天候比較平穩,蔬菜跌幅擴大,水果漲幅則是縮小,加上去年比較基數關係,CPI漲幅才會收斂,結束連續5個月大於3%壓力。不過,每月至少購買一次民眾漲幅達到5.21%,民眾感受比較深刻;隨著近來國際農工原材物料價格回跌,主計總處預估,國內物價高峰期間已過,壓力將會逐漸紓緩。
  主計總處指出,8月CPI較上年同月漲2.66%,主因水果漲幅仍高,加以外食費用、肉類、蛋類、油料費用、房租及家庭用品價格上漲所致;但是,蔬菜與通訊設備價格下跌,抵銷部分漲幅;若扣除蔬菜水果,則上漲2.84%,若再剔除能源之後指數(亦即核心CPI)漲幅則為2.73%。

8. 中國大陸通膨飆升8月進、出口增速下滑
  《本會9月8日訊息》中國大陸海關總署7日公布8月進、出口數據,受到海外需求大減影響,以美元計,8月進、出口總值5,504.5億美元,年增4.1%。其中,出口3,149.2億美元,年增7.1%,低於預期增長13%,以及上月年增18%;進口2,355.3億美元,年增0.3%,低於預期增長1.1%,以及上月年增2.3%,皆較上月增速下滑,而且雙雙遜於市場預期。至於8月貿易順差793.9億元,擴大34.1%。
  其次,今年前8個月,中國大陸外貿進、出口年增9.5%。其中,出口年增13.5%,進口年增4.6%。貿易順差5,605.2億美元,擴大56.7%。
  若以前8個月,東協為第一大貿易夥伴,貿易總值人民幣(下同)4.09兆元,年增14%,占中國大陸外貿總值的15%。歐盟為第二大貿易夥伴,貿易總值3.75兆元,年增9.5%,占外貿總值的13.7%。美國為第三大貿易夥伴,中美貿易總值為3.35兆元,年增10.1%,占外貿總值的12.3%。
  路透分析指出,隨著全球利率上升、通膨飆升、地緣政治緊張等因素打擊外部需求,中國大陸出口成長面臨愈來愈大挑戰。再者,雖人民幣貶值近期觸及兩年以來低點,但並未提振出口成長,顯示外需疲軟。
  展望未來,分析認為,外需萎縮壓力不小,出口長期承壓;不過,隨著中國大陸生產修復,出口仍有望維持韌性。進口方面,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可能是主要之拖累,加上機電產品進口持續偏弱,說明中國大陸國內需求依然疲弱,進口短期內改善可能有限。

9. 印太經濟架構啟動談判
  《本會9月9日訊息》綜合外電,印太經濟架構(IPEF)14個成員國家於本周8~9日在美國洛杉磯舉行部長層級會議,將由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和商務部長雷蒙多共同主持,預料將會宣布正式展開談判,從聯合聲明草案中顯示,IPEF成員將會同意加強分享供應鏈資訊,並且成立專門應對小組,避免半導體等重要原料供應短缺和中斷,同時各成員國也將加強數據移轉的透明度、推動海關程序的數位化。
  共同社報導,相較於傳統貿易協議的談判,IPEF談判並未涉及降低關稅和貿易自由化等美國認為較敏感議題,而是專注為數位化經濟等新領域和半導體等重要戰略原料供應鏈,訂定較高標準。
  IPEF係由四大支柱組成,包括:公平貿易、供應鏈韌性、結合去碳和基建乾淨能源,以及稅制和反貪腐,各成員國預料將會各自決定需要參與哪些項目支柱協商。
  依據日經新聞所取得的聯合聲明草案顯示,IPEF成員國家將會同意加強資訊共享,並且設置一套體系,能夠在供應受擾時透過專門處理這個議題小組,調度供應鏈來源。亦即各國將會攜手合作,以快速恢復因衝突或傳染病而中斷的供應鏈,以及藉由分散製造基地與加強交換庫存資訊,加強供應鏈韌性。
  在能源安全部分,聲明草案包含協助其他國家轉型改用再生能源倡議,例如協助東協(ASEAN)減少化石燃料。在貿易方面,IPEF各成員國將會提高數據移轉透明度、推動海關程序數位化。在稅制和反貪腐方面,聲明草案要求各國遵守租稅協定,避免對跨國企業的二次課稅。

10. 歐洲央行宣布史無前例升息3碼抑制通膨
  《本會9月9日訊息》能源危機提高,導致歐洲經濟衰退風險升溫,ECB依將對抗通膨視為優先之要務。歐洲央行(ECB)8日宣布史無前例升息3碼,將基準存款利率從零升至0.75%,此為2011年以來最高水平,同時表示未來並不排除更進一步升息。
  由於通膨影響範圍更加全面、時間可能更久,為了抑制通膨持續高漲,ECB於周四結束貨幣政策會議後,宣布將存款利率從零水位調升75個基點至0.75%,再融資利率從0.5%調升至1.25%。
  ECB總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表示,升息3碼決定取得官員一致同意。雖大幅升息舉動「並非常態」,但卻又是壓低通膨的必要手段,未來並不排除更進一步升息。
  ECB聲明指出:這是ECB今年7月會議升息2碼以來再度升息,這次更是將升幅提高至3碼,而且10月與12月會議可能再次升息,希望能夠壓抑需求,並且防止通膨預期持續攀升風險。。
  由於歐元區8月通膨率攀抵9.1%新高、未來幾個月內可能飆上雙位數字。因此,ECB同時調升通膨預期,今年平均通膨率估達8.1%,2023年通膨率從3.5%上修至5.5%,2024年2.3%,皆遠高於ECB所設定的2%目標。此外,ECB將歐元區今年經濟成長率略微上調至成長3.1%,2023年成長率則大幅下修至成長0.9%。
  ECB表示:「儘管供應鏈瓶頸出現緩解跡象,但是能源價格居高不下,導致民眾購買力下滑,這對經濟活動帶來限制」。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10682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二段77號20樓之三
© 2011 www.tnef.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