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銀行示警台灣今年經濟成長難以「保四」

  • 資料來源:現代財經基金會
  • 更新日期:2022-05-16
分享到 Facebook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Line print

2022年5月7日至5月13日財經要聞分列如後:
1. 中央銀行示警台灣今年經濟成長難以「保四」
《本會5月13日訊息》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12日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專題報告時指出,由於美國加速升息對抗通膨、俄烏戰爭未解、中國大陸封城衝擊供應,將會明顯影響下半年度全球經濟,台灣無法置身事外,預測機構已下修台灣今年經濟成長至3.6~3.8%,代表可能無法「保四」,也顯示了央行3月所公布的經濟成長預測4.05%,6月下修機率頗高。
依據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預測,今年主要經濟體經濟成長將會轉為放緩,明年除中國大陸外,其他主要經濟體經濟成長續降,台灣是個小型開放經濟體,也將因受到全球經濟體連動而放緩。
楊金龍表示,今年以來台灣經濟表現仍佳,出口維持暢旺不變,第一季經濟成長估計3.06%,而且至4月止出口、投資和消費表現不錯,第二季動能也將延續。雖央行於3月時預估,上半年度預估都會很好,並不致於出現停滯,今年經濟成長還有4%以上,但下半年度則將難免受到全球經濟趨緩拖累。
楊金龍指出,雖國際貨幣基金(IMF)下修台灣今年經濟成長僅有3.2%,但依據長期以來經驗,IMF經濟成長預測往往比較保守,常有低估狀況,若以其他預測機構數據來看,將台灣今年經濟成長大多下修為3.6~3.8%,代表今年經濟成長可能難以「保四」。
楊金龍強調,全球經濟展望下半年不如上半年,主要是因美國因應通膨居高不下,加速升息及啟動縮表,以及俄烏戰爭目前沒有緩解,加上中國大陸因疫情而封城不利全球供應,均對經濟有負面之衝擊。

2. 美元指數創下19年以來新高
《本會5月7日訊息》綜合外電,美股暴跌、引發避險買盤激增,加上聯準會(Fed)在召開決策會議後,宣布調高利率兩碼,讓該央行在緊縮政策的態度上,比起全球其他央行更加鷹派,導致美元再展多頭升勢,激勵美元指數一度衝破104大關,邁向連續第5周收高。
雖然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在例會結束後曾經明確表態升息3碼不在考慮範圍,美元一度遽跌,但是不久又再迅速升值。
其中,美元兌日圓已經連續9周走高,周五升值0.38%到130.665日圓,逼近上周所創造131.25的20年高點。歐元兌美元則是貶值0.13%到1.05255美元,一周以來歐元兌美元已經走貶0.16%。雖英鎊持平在1.2357美元價位,但周四(5日)受到英國央行再度升息,曾使英鎊兌美元暴貶超過2%,為兩年以來地最大貶幅。
此外,周五(6日)美國公布就業報告,市場預料將對Fed之後積極升息立場帶來強力支撐。多倫多道明銀行在給客戶的分析報告中指出,美國就業報告將強化市場押注Fed在未來會議中提出更多的緊縮行動,這也使得美元兌歐元與日圓將繼續處在強勁升勢軌道上。

3. 主計總處公布消費者物價3.38%創逾9年半來最大漲幅
《本會5月7日訊息》主計總處6日公布4月國內消費者物價指數(CPI) 年增率漲幅已經連續2個月超過3%,而且漲幅也持續擴大至3.38%,續創9年半以來最大漲幅;此外,反映廠商進貨成本的躉售物價指數(WPI)之年增率也是達到15.07%。
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表示,最近中國疫情升溫,部分地區實施封城措施,需求下降,使得金屬等國際原材物料價格漲幅收斂。因此,以美元計價的進口物價年增率漲幅,雖從3月的17.44%收斂至4月的14.99%,但由於4月新台幣對美元大幅貶值,以新台幣計價的進口物價指數漲幅,反而更加擴大,年增率達到18.66%。
至於美國聯準會啟動升息循環之後,熱錢持續出逃,新台幣匯率跌跌不休。新台幣持續貶值,是否加劇輸入性通膨?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表示,台灣高度仰賴進口原材物料,新台幣貶值將會使得國內廠商進貨成本增加,勢必影響輸入型通膨。
主計總處指出,觀察國內生產成本變動,4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增12.99%,漲幅較3月更擴大。
另一方面,國內是否發生停滯性通膨?主計總處認為,停滯性通膨所指的是物價上漲、經濟成長停滯。依據主計總處於4月底所公布的第1季經濟成長概估統計3.06%,優於預期,顯示台灣經濟仍然持續成長,國內並未有停滯性通膨的狀況。

4. 台塑及台化Q2營運有望先蹲後跳
《本會5月8日訊息》台塑四寶對第二季的營運狀況指出,俄烏戰爭衝擊全球景氣、美國聯準會升息與縮表,加上兩岸疫情升溫等因素干擾,恐將壓抑推進力道;不過,油價高檔走堅,將有助於石化行情成本支撐,加上最近海運費用下跌、東協需求增加。整體而言,台塑、台化維持第二季營收將比第一季成長;南亞、台塑化則因電子材料、油價高檔趨緩,營運相對趨緩看待。
台化直言,今年春季旺季已不復見,恐會進入「五窮六絕」傳統淡季,加上中國大陸新產能持續續投放,雖然努力維護巿占,但是為能管控成品庫存,將會按照市場需求調整塑料產品開工率,這是前年五月疫後新常態、新商機以來,台化首次調節庫存。
針對油價走勢方面,台塑化認為,歐盟規劃於年底前逐步禁止進口俄羅斯原油,加上最近貿易商紛紛表態5月中起將會大幅減少購買俄羅斯原油,市場預期5月俄羅斯原油出口每日可能減少100萬桶,雖短期油價可能上漲,但中國大陸封城持續延長,油品需求難以回升,而且全球經濟有放緩之疑慮,加上美元指數強勁,抑制油價漲幅。
台塑表示,中國大陸最近疫情復燃及防控措施,雖經濟面臨著較大的下行壓力,但陸續推出刺激措施,包括寬鬆貨幣政策、加速基礎建設投資計畫、放寬房市調控及降稅減費等,有利穩定市場信心,維持經濟成長。
南亞則是指出,中國大陸第二季疫情管控、產品售價轉嫁成本不易,營運環境轉趨保守。其中,電子材料車用電子、風電、5G、高速傳輸、運算等需求受到壓抑,但是長期發展趨勢不變,加上客戶逐漸去化庫存,管制解除之後,缺料恐將更為嚴重,產業前景樂觀,而且南亞可閉環生產及其他生產基地支援供應,降低區域封城衝擊。
台塑化預期汽、柴油煉製毛利維持強勢,5月煉油廠隨著年度定檢結束,煉油量將逐步提升至每日46.9萬桶(87%);輕油裂解廠配合下游需求,預計延續降量90%運轉,維持合理價差。

5. 勞動部長贊成勞退自提開放自選
《本會5月9日訊息》新制勞退自2005年7月起上路,除了雇主每月固定提繳6%之外,勞工亦可在1%至6%範圍自提。隨勞退新制基金績效與分紅持續提升,願意參與自提勞工逐年增加,目前約有85萬勞工自提。
勞動不許銘春部長在接受本報訪問時,首度針對勞退自選自提表達看法,認為「若要開放自選,勞工權益要能受到保障」。許部長強調,目前政府勞退自提方案,提供勞工免稅、保本、保證收益(至少有2年期定存利率)、免收手續費用等優惠,勞工可以在不用煩惱如何選擇投資組合,不用擔心受到市場波動影響下,享有保本、保息、免稅、賺錢分紅等好處。
以勞動部的立場,若要開放自提投資自選,必須考量應該如何兼顧勞工權益衡平,例如勞動部內部討論提到,投信業者是否提供最低保證收益等。
亦即勞退是勞工的「老本」,是退休之後的依賴,勞動部優先考慮的是,先讓勞工老本保住,其次才是追求投資報酬。
在開放自選投資方案聲浪中,勞動部透過5,000多份問卷調查顯示,43%勞工贊成開放自選投資;若開放自選是否參加,高達七成表示「要看自選投資標的內容後再決定」。
許部長表示,勞動部對勞退自提自選的議題,願意抱持開放態度討論,聽取各界聲音與意見,更加重要的是,需要更進一步了解勞工對勞退自提自選的意向與想法,並且聽取相關部會、專家學者意見,在不能影響勞工權益前提下,尋求最大共識。

6. 四月出口歷年同月第三預估上半年度進、出口雙創同期新高
《本會5月10日訊息》財政部9日公布4月海關進出口貿易初步統計,其中出口金額為414.6億美元、年增18.8%,連續22個月成長達陣,續寫史上成長次長週期;進口金額為365.5億美元、年增26.7%,歷年單月次高。
依據資料統計顯示,今年前4個月進、出口表現亮麗,累計出口1624億美元,與去年同期之比較增加22.3%。財政部表示,在此一基礎下,今年上半年度進、出口規模雙創歷年同期新高,「應無懸念」。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由於中國動態清零抗疫明顯衝擊生產和終端消費,導致台灣4月對中國之出口年增幅度收斂,除電子零組配件外,其餘多數貨品呈現下跌格局。
財政部統計處指出,在4月出口11個主要貨品項目中,光學器材、塑橡膠及其製品呈現年減格局,其餘9類貨品呈現成長。
進口方面,值得注意的是,消費用品進口40.8億美元,創下單月新高,其中藥粧用品因應國內採購COVID-19抗病毒口服藥品陸續到貨,進口首度超過10億美元,年增81.2%。
其次,觀察4月5大出口市場表現,對歐美出口年增超過2成,對中國大陸及香港出口升幅放緩;其中,對歐洲出口36.3億美元、創下單月第3高,對東協出口68.4億美元、寫下單月第二高紀錄。此外,對日本出口26.7億美元、為單月的第3高。但是,因去年同期國內封測產能吃緊,而造成部分電子零組配件出貨遞延,推升基期,導致今年4月出口僅有年增5.7%,為近13個月來的最低水準。
另一方面,因為中國動態清零抗疫明顯衝擊生產和終端消費,加上中國經濟處於盤整期間,台灣4月對中國大陸與香港的出口163.4億美元、年增已收斂至10.6%,創下2020年4月以來,排除春節因素最低成長幅度,除了電子零組配件之外,其餘多數貨類呈現下跌格局。
同時,中國清零影響層面也涉及了進口,台灣4月從中國與香港進口的金額年增僅有9.5%,是2020年11月以來首度下滑至個位數字。
展望未來,今年全球經濟面臨COVID-19疫情威脅、中國清零抗疫效應、俄烏戰爭延長、全球通膨升溫和供應鏈不穩定性等5大逆風,導致國際機構對今年經濟的展望更趨保守。

7. Fed報告指出通膨走高利率急升與俄烏衝突威脅經濟與金融穩定
《本會5月11日訊息》聯準會(Fed) 9日於最新的半年金融穩定報告指出,持續的通膨與急遽上升的利率,是美國經濟近來面臨的最大風險,俄烏衝突也為金融穩定帶來威脅。亦即通膨和利率不利發展,若伴隨經濟活動降溫,則可能對金融體系帶來負面之影響。
Fed 解釋,一旦通膨和利率上升,可能削弱家庭和企業資產負債表,將導致欠債、破產等金融困境發生機率之增加,家庭將飽受失業、更高利息與房價下跌之困擾,利率上升也將可能影響企業貸款品質,增加企業貸款成本,進而對就業和企業投資產生負面之影響。
此外,Fed 並警告,俄烏長期衝突對美國金融市場的不良影響,尤其對大宗商品市場的曝險。亦即俄烏衝突引發商品市場價格震盪與保證金追繳壓力,也凸顯出大型金融機構在其中的潛在風險,聯準會正在和海內外監管機構合作,了解商品市場參與者曝險程度,以及與核心金融系統之間的關聯。
不過,Fed 同時表示,自去年底公布上一半年金融穩定報告以來,許多家庭財務狀況持續改善,部分是受到強勁的就業市場、個人儲蓄、疫情補助計畫與房價上漲影響。另一方面,目前金融市場所承受的壓力,也無對更廣泛的經濟活動或金融中介機構形成重大干擾。

8. 牛津經濟研究院指出2023年全球經濟恐將衰退
《本會5月12日訊息》牛津經濟研究院11日指出,全球經濟增長正在開始放緩,引發經濟衰退風險擔憂,若從經濟周期來看,雖觸發性因素或脆弱性尚未掀起,但在氛圍上已經迅速成熟,在經濟預測模型中,目前被評估為最可能觸發的包括:美國聯準會激進緊縮政策、中國大陸封控和大宗商品價格居高不下等三大因素。
在上述三項中,尚未有任何一項達到預設極端之頂點,但是也不排除三個觸發因素同時爆發,全球經濟真正的最大威脅是2023年經濟衰退將成事實。
依據牛津經濟研究院全球經濟模型預測,一旦政策利率更進一步收緊200個基點(1基點等於0.01百分點),將會下修2023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0.5個百分點,若再增加考量其它因素,則能為該值帶來約0.8個百分點的上升,因此團隊傾向不以誇大貨幣緊縮將成為衰退風險的主要因素。
不過,牛津團隊認為,「觸發性因素和脆弱性組合效果」,很直觀地思考肯定將會發生經濟衰退,而且衰退風險未來恐會加劇。目前來看,至少2023年是經濟增長疲弱的一年,全球經濟商業周期轉向復甦時間愈來愈長,這種情形將可能提高轉變為衰退。
此外,在惠譽信評11日所公布的最新經濟儀表板中,顯示上海封鎖已經加劇全球供應鏈壓力和通膨擔憂,上海4至5月初貨運數量出現暴跌,供應鏈中斷持續存在,貨櫃運費居高不下或上漲,由於上海經手大陸約五分之一港口吞吐數量,大陸占世界商品出口的15%,讓製成商品的短缺可能加劇,從而加劇現行全球通膨壓力。

9. 美國拜登總統鬆口考慮對陸調降關稅
《本會5月12日訊息》綜合外電,在通膨升溫造成民眾生活苦痛、衝擊政府支持之際,5月10日美國總統拜登針對通膨問題發表演說,表示壓低通膨是其「國內施政」的優先要務,同時提出對抗通膨計畫,除了力挺美國聯準會(Fed)抑制通膨行動之外,鬆口表示正在考慮調降對來自中國大陸進口產品加徵的關稅稅率。
相對今年1月,拜登有意維持多數關稅措施態度,顯示通膨情勢正在迫使拜登對中國大陸關稅的立場轉彎。拜登在演說時重申,新冠疫情和俄烏戰爭導致美國通膨已躍升至40年來最高水準。
拜登表示,將會先從Fed開始做起解決通膨問題,也將委由Fed擔綱要角,「拜登認為,通膨是目前最大的經濟挑戰」。顯示拜登對物價走高的憂慮,超過Fed快速升息所可能造成的衝擊。
至於政府行動部分,拜登在回應記者時指出,正在考慮調降對超過3,000億美元來自中國大陸進口產品加徵的關稅稅率,並不排除選擇完全取消,雖「我們正在討論此事,正在評估最能夠產生正面效應的措施」,但還沒針對進行模式作出決定。
白宮發言人莎琪10日稍晚證實,拜登正在評估是否鬆綁對來自中國大陸的額外關稅措施,預期未來幾周將會釋出更多資訊。其實,拜登政府上周已經依法啟動評估,針對是否繼續對中國大陸產品加徵關稅的議題,特別邀請企業各界提出意見。此外,美國部分經濟學家、國會議員及企業各界再三建議當局調降陸貨關稅,財長葉倫和副國安顧問辛格等官員也是認為,這將是抑制通膨的可能選項之一。
亦即拜登立場出現轉變,可能是因通膨正在衝擊期中選舉選情。依據路透/Ipsos於本周的民調顯示,僅有42%美國成年民眾同意拜登表現,並且認為經濟是最為重要的問題。雖共和黨怪罪拜登政府規模上兆美元刺激措施助漲通膨,但白宮表示,這些方案有效避免美國經濟陷入衰退。

10. 國際能源總署及OPEC調降全球石油需求預測
《本會5月13日訊息》國際能源總署(IEA)12日發表月報指出,歐盟計劃完全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其每天出口數量減少300萬桶,重創石油產業,使得每天油產量創下18年來新低。
由於俄國入侵烏克蘭遭到國際制裁,因俄國石油公司愈來愈難找到客戶購買其所生產的原油,而被迫減少供應,促使能源市場供應更進一步緊張。
IEA指出,俄國4月每天供應數量減少90萬桶,預期5月每天減少數量將會增加60萬桶。若俄國石油最大市場歐盟實現禁運,則7月開始俄國每天供應最高減少300萬桶,去年日產1,090萬桶,預估俄國今年每天產量960萬桶,創下2004年以來新低。
此外,IEA將今年全球每天石油供應預測數值調降10萬桶至9,920萬桶,以及將第二季全球每天需求增加預測數值亦是調降20萬桶至190萬桶,第三季則調降20萬至120萬桶。至於第四季,不但沒有增加,而且減少20萬桶。因此,全年每天需求預測9,940萬桶。
另一方面,OPEC在發表月報中,則是認為通膨、央行緊縮和俄烏戰爭等綜合因素,以全球經濟成長放緩為理由,因調降需求預測而拖累油價走低。
此為OPEC第二次調降今年全球石油需求預測,將每天石油增加預測數值調降32萬桶至347萬桶。至於全年每天總需求量預測1億零29萬桶,較4月預期之數量降低21萬桶。此外,今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測則是從3.9%調降至3.5%,包括俄國經濟從原先預測萎縮2%擴大至6%。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10682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二段77號20樓之三
© 2011 www.tnef.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