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宣布以台澎金馬關稅領域之名稱申請加入CPTPP

  • 資料來源:現代財經基金會
  • 更新日期:2021-09-24
分享到 Facebook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Line print

2021年9月18日至9月24日財經要聞分列如後:
1.政府宣布以台澎金馬關稅領域之名稱申請加入CPTPP
《本會9月24日訊息》行政院23日宣布,已於22日下午提出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申請。行政院表示,希望最大努力共同朝目標前進,拓展出口機會、吸引外來投資,提升台灣整體競爭,也讓台灣更加融入國際社會,並為區域經濟做出具體貢獻、創造多贏。
  行政院表示,CPTPP為目前亞太地區、甚至全球最為重要的區域經濟整合協定,成員多為台灣重要貿易夥伴,目前11個成員占全球GDP的13%、占台灣國際貿易總額之比重超過24%,政府先前多次宣示加入CPTPP意願與決心。由於CPTPP的存放國加為紐西蘭,22日下午已由駐紐代表親自將加入申請之文件送交紐西蘭外交貿易部,正式提出加入申請。
  行政院指出,台灣並不能自外於世界,必須融入區域經濟,無論是雙邊協定或多邊協定,都是非常重要。其實,政府從疫情到產業,無時無刻都在注意世界局勢發展,以及在國際競爭賽局中如何因勢利導、修訂法規引入資金,俾讓台灣在國際中更加有機、有為,同時從各個方面要球各部會重視世局變化、掌握各部會工作。
行政院指出,昨日正式提出加入CPTPP,是相關部會長年以來的準備,甚至與相關會員之間以各種正式管道多種磋商、持續聯絡,包括:法規增修、制度調整、運作方式等細節,都是在長期準備後正式提出申請。亦即台灣正式提出加入CPTPP申請,不但是台灣對外貿易非常重要的進展,而且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之後,再朝加入區域經濟整合目標邁出重要一步。
另一方面,台灣屬於先進經濟體,在全球科技產業供應鏈中扮演不可或缺關鍵角色,加上有高度透明的經濟市場,具有能力、意願共同遵守國際貿易高標準,以及與全球重要經濟體之密切合作。
行政同時要求,相關部會做好專業準備,積極尋求CPTPP各個會員支持,利用最快速度完成申請之後各項協商工作,同時能讓國人及相關團體了解各項高標準貿易規範內容,藉以在正式加入前做好所有準備,以及針對產業敏感項目更要規劃妥善配套措施。
2. 美中金融圓桌會議聚焦市場透明及穩定
《本會9月18日訊息》「中美金融圓桌會議」16日以視訊之模式舉行,雙方討論聚焦市場透明,以及中美長期穩定發展等議題。由於中國官方接連祭出頗嚴格的行業監管措施,加上近來與美國之關係降至冰點,促使美國商界憂慮與日俱增,亟欲針對核心議題重啟雙邊對話。
許多華爾街投行及資產管理公司受到中國政府擴大金融開放鼓舞,相繼奔向中國市場,但是隨之而來的是,中國官方最近從大型網路企業開始,至對各項行業之實施嚴厲監管與整頓。中國官方種種作為,皆使美國投資者擔憂,其在中國的巨額利潤所面對的風險正日益增高。
報導指出,雙方除了討論內容聚焦追求透明和長期穩定等議題之外,中國官員與美國商界(華爾街投資人)同意持續雙向對話,增強互聯互通,另也談及一致訂定市場規則的重要性與迫切性。
在中美關係緊張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拜登時隔7個月之後,於9日10日通電話,據傳拜登邀請習近平進行實體會晤遭拒。華爾街投行選擇繞道拜登政府自救,直接逕向中國官方接觸,於8月底時消息傳出,中美金融圓桌會議聯席主席桑頓(John Thornton)親赴中國,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和方星海會晤。

3. 美國重申不再重返TPP架構
《本會9月18日訊息》面對中國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雖美國總統拜登在就任前,曾經表示並不排除重返CPTPP,但在今年1月就職後,白宮定調拜登政府會先專注國內事務,暫不考慮重返TPP。因此,美國白宮發言人莎琪(Jen Psaki)美東時間16日對此表示,美國總統拜登表明不會加入最初TPP設計架構,美國將會持續在印太地區中尋求建立更牢固的經濟夥伴關係,並且「貿易不是唯一選項」。
這項由美國前任總統歐巴馬任內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雖原本以作為制衡中國影響的機制,但2017年1月川普上任之後,即刻宣布退出TPP。之後,TPP轉由日本主導重組CPTPP,並於2018年1月簽署,同年12月30日正式生效。依據資料統計顯示,目前CPTPP11個成員經濟總量占全球的13.5%。
針對中國一旦加入CPTPP之後,是否加大對亞洲國家的影響,美國國安會官員表示,美方正在檢視廣泛選項,以打造更加堅強的印太地區經濟關係,並與盟友共同應對中國強制貿易行為。
由於被外界視為是中國主導抗衡美國TPP多邊貿易協定、2013年由東協10+6國發起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於2020年11月15日RECP正式簽署後數日,11月20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APEC峰會上表示中國積極考慮加入CPTPP,引發全球關注。
日媒報導,CPTPP輪值主席國日本發表初步看法,強調對中國的加入持慎重立場,尤其需要觀察中國是否能遵守CPTPP高標準及高品質規則。
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2月到5月,中方已經先後和澳洲、馬來西亞、紐西蘭等CPTPP成員商議加入該項組織計畫。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9月13~14日赴新加坡訪問時,新加坡外交部公開表示對中國的加入CPTPP表示歡迎。

4. 東南亞疫情蔓延燒掀起原物料漲風
《本會9月20日訊息》最近以來東南亞疫情再度升溫,東南亞部分國家政府下令封城並加強防疫限制,導致馬來西亞棕櫚油、錫礦及越南咖啡豆出口急劇銳減,使得全球原物料缺貨問題更加嚴重,價格屢創新高。
依據投資機構Natixis表示:「越南與馬來西亞在全球主要商品市場上掌握龐大市占比率,因此原物料供應短缺影響遍及全球」。聯合利華表示:「棕櫚油是潔膚產品的主原料,但是棕櫚油價格如今比長期之均價上漲70%,原因除了收成減少之外,市場需求擴大也助長了價格」。
馬國是全球第二大的棕櫚油生產國家,最近疫情惡化,單日新增確診病例高達1.9萬人,導致政府遲遲無法解除旅遊禁令,造成高度仰賴外籍移工的棕櫚油之產業人力短缺。此外,加上氣候因素,使得今年上半年度棕櫚油產量下滑。依據統計顯示,從今年1到8月馬國棕櫚油出口年減13.6%。CGS-CIMB證券公司表示,今年底前馬國政府可望重啟經濟,估計明年初時若放寬邊境管制,將舒緩人力短缺問題。
馬來西除了盛產棕櫚油之外,也是錫礦主要產區,錫是電子零件的重要原料。今年6月馬國錫出口年減29%,使得電子產品上游供應受阻更加嚴重。
另一方面,疫情同樣嚴重的越南是全球第二大咖啡豆出口國家,主要生產羅布斯塔咖啡豆,但是從今年1到8月越南咖啡豆出口年減8.2%,加上主要產國巴西受到乾旱影響咖啡豆歉收,也使咖啡豆價格飆漲。

5. 惠譽信評將台灣今年經濟成長上調至6%
《本會9月20日訊息》依據惠譽信評9月全球經濟展望最新報告,將2021年全球GDP增長下修至6%,低於6月時6.3%的估值,美國、大陸經濟體GDP年增也是同步下修,台灣則是少數被上調估值的經濟體,惠譽將估值從6月的4.5%大幅調高至6.0%。
惠譽信評認為,全球經濟復甦正面臨增速減緩的修正,通膨壓力恐延長至2022年始可緩解。此外,加上對帶動經濟增長的財政、貨幣政策支持,將在2022年開始減弱,美國2021年GDP增長從6月的估值6.8%下修至6.2%;大陸則是自8.4%下修至8.1%。
惠譽信評指出,走在景氣復甦前段的歐美消費者對於耐久用品的需求空前繁榮,使得全球供應商能力捉襟見肘,反映在台灣科技製造業的產能滿載,似看不到停歇的需求端是價格上漲因素之一,因此惠譽信評再次上調今年美國通膨預測。
惠譽信評表示,隨著需求增長放緩和供應反應,供應端壓力應該在2022年時顯著緩解,但是居高不下價格壓力,也會改變各國政策準備。
另一方面,在最近冠狀病毒病例增加和重新實施限制下,惠譽對部份亞洲經濟體的2021年GDP年增預測同步下調,僅少數經濟體獲致上調,例如:歐元區2021年增長率從5.0%上調至5.2%。
此外,惠譽指出,台灣受惠於全球半導體的強勁需求,資通訊產品出口推升經濟動能,加上實施境外資金匯回措施鼓勵實質投資、促進產業升級及強化貿易供應鏈等政策支持,奠定經濟成長基石,與半導體、資通訊相關的5G、AI需求,均能持續帶動台灣經濟2022年動能。

6. 財政部導入AI選案查核三大稅目防堵地下經濟
《本會9月21日訊息》隨著時代演變,稽徵機關查核技術需要不斷升級,財政部近年逐步強化稽徵技術,提升效率及精準,未來一年到兩年內針對「營業稅、綜合所得稅、營利事業所得稅」等三大稅目選案查核系統,升級導入AI(人工智慧),掌握地下經濟稅源。
其中,進程最快的為營業稅,由於營業稅是各稅的源頭,也是近年網路交易查核重點之一,財政部預計明年從現在的BI(商業智慧)升級到AI;綜所稅、營所稅則是預計2023年實施。此外,財政部明年將會強化與戶政機關之合作,從親等資料來交叉勾稽揪出異常交易。
未來導入AI之後,系統不僅可交叉比對查核經驗,甚至可以修正、優化,提出更好解決方案,促使各稅選案查核更加精準,掌握流失稅源,同時能夠大幅減輕稅務人員負擔。
財政部表示,強化大數據等技術,其實並不只是為了查稅,另一方面也是提供更便民的服務,例如:智能客服、手機報稅優化等。財政部指出,明年手機報稅技術將有機會更為方便,正在研議新增可以編修扶養親屬、增修所得額及扣除額資料等功能。

7. 十大財經法案力拚立法院本會期通過
《本會9月22日訊息》立法院已經開議,雖屬於預算會期,中央相關部會提出包括:經濟部提出將延長投資抵減的《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產業創新條例》、擬放寬線上股東會限制的《公司法》、商品標示法;財政部提出讓當沖降稅優惠延長三年的《證券交易稅條例》、房屋稅條例、使用牌照稅法、關稅法、海關進口稅則;環保署則是修訂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等十大財經法修正案,產業興利意味濃。
其中,《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產業創新條例》之中的「智慧機械投資抵減」均將於年底落日,經濟部為延長投資動能及刺激重點產業,盼力拚立法院本會期通過延長投抵期限。此外,本次生技條例修正草案重點則是扶持CDMO(委託開發與生產),擬將增訂其機械設備及股東投抵等租稅優惠,讓台灣的生技業可以在未來「疫苗代工」上與各國之競爭。
至於外界擔心CDMO是否排擠其他生技產業發展,經濟部強調,CDMO沒有納入享有研發投抵租稅優惠;再者,雖本次修法配合現行營所稅率調降,將研發投抵從現行研發支出的35%下降至25%。
經濟部所提出的產創條例第10條之1修正草案,俗稱「智機投抵」予以延長。目前經濟部工業局及財政部均是有意延長租稅優惠,惟對可以延長多久,尚未達成共識。財政部表示,希望智慧機械投資抵減租稅優惠,有落日之機制,有合理之期限,仍在協商其延長年限。
另一方面,證交稅條例2017年修法,將當沖交易證交稅率,由千分之3減半至千分之1.5,後再延長三年八個月,即將於今年底落日。行政院日前通過當沖降稅將再延長三年至2024年底止,稅率維持千分之1.5。

8. 因應基本工資調漲研擬補貼企業
《本會9月22日訊息》由於國內、外智庫看好台灣今年的經濟成長,明年基本工資漲聲不斷,勞動部預計10月第一周召開「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議,討論明年基本工資,傾向漲幅5%以上,將不低於軍公教調幅。
此外,為讓受創內需產業「無痛」調漲基本工資,勞動部規劃在審議委員會議決定漲幅後,進行討論補貼方案,針對時薪漲幅研擬各種補貼版本,最高可補貼到五成,補貼期限可能為期半年。
  勞動部2007年6月22日宣布,基本工資月薪調整1,440元至1萬7,280元,時薪部分從每小時66元調整至95元,大幅補漲最近10年進度,因該次時薪調幅過大,而對產業帶來不小之衝擊,為能顧及部分工時勞工,政府補貼時薪為期一年,每名勞工補貼每小時10元。
行政院要求經濟部、勞動部研擬調漲基本工資相對配套,加強協助受困產業調適。據悉,已有多種補貼版本同時進行討論,配合基本工資時薪漲幅,補貼從三成至五成,甚至並不排除補貼商業服務業「基本工資月薪」調漲,具體細節仍在研議。
  至於勞動部、經濟部是否在審議委員會議上提出補貼方案,作為攻防「籌碼」?勞動部強調,基本工資是否調漲,將會交由勞資政學各方委員討論,在沒有確定調漲方案前,不會有具體的補貼方案,若審議委員會議委員建議可透過補貼方案協助紓困,審議會議之後再和經濟部、交通部等討論方案。
  經濟部表示,雖尚未具體討論過配套,但已經提供勞動部「紓困4.0」商業服務業紓困方案,產業受損樣態及受損程度作為參考。

FacebookLINETelegramTwitterWeChat電子郵件PrintFriendly

9. 美國聯準會表示最快11月啟動縮表
《本會9月23日訊息》聯準會22日表示,最快可能從11月起開始縮減每月購債規模,並且暗示隨著聯準會從新冠危機政策轉向的動能增強,升息隨後到來的速度可能會比預期提前。至於其利率目標區間維持不變,仍為介於0%~0.25%。
 聯準會22日所公布的最新政策聲明和經濟預測暗示,該央行政策立場略為傾向鷹派,在18位聯準會決策官員中,多達9位支持明年升息,藉以應對通膨壓力。聯準會最新預估,今年通膨率為4.2%,比其設定之通膨率為2%目標,高出一倍以上。
  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在會後記者會上表示,只要直到9月就業增長呈現「合理強勁(reasonably strong)」,聯準會可能在11月2、3日的政策會議之後,開始縮減每月1,200億美元債券購買計畫。
  鮑爾表示,「並不需要令人印象深刻或超級強勁就業報告」,即可展開「縮表」,預期這個過程將會在明年中結束。
  這個時間序列意義重大,因為聯準會希望在結束購買美國公債,以及抵押貸款擔保證券計畫後,開始提高借貸成本。新的利率預測顯示,美國央行官員已有在2022年升息的準備。
  去年12月聯準會表示,在就業和通膨目標「更進一步取得實質進展」前,央行將會持續以目前的速度購買債券。
  依據聯準會最新預測,該央行預期美國通膨將會連續4年超出其目標。儘管超出調幅度不大,雖聯準會預估2022年和2023年的通膨分別為2.2%,2024年通膨則為2.1%,但仍令決策官員看法開始轉變。在此之前,他們對於最大的風險是這場疫情流行對經濟持續造成的影響—尤其是相對疲弱的就業市場,還是通膨飆升所帶來的威脅,看法分歧。
  目前聯準會預期,可以在抑制通膨的同時刺激就業,因為該央行認為通膨是「暫時」因素造成的結果,這些推升通膨力量,終將自行消退。
依據最新利率預測顯示,聯準會料將緩慢推升利率,聯準會基準隔夜拆借利率到2023年時估將升至1%,到2024年時再尚升至1.8%,這樣升息速度被認為屬於寬鬆的貨幣政策立場,將有助於失業回落到3.5%的疫前水準。

10. 中央銀行提高GDP預測同時調整房市管控措施
《本會9月24日訊息》中央銀行23日召開第3季理監事會議,宣布政策利率連續6季不調,重貼現率維持1.125%歷史低檔,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及短期融通利率分別維持年息1.5%及3.375%;此外,將今年經濟成長(GDP)預測提高至5.75%,較第2季理監事會議預測的5.08%提高0.67個百分點,但是較主計總處8月預測的5.88%顯得保守。
央行指出,年中以來,出口持續強勁成長;隨著疫情趨緩、防疫措施降級,國人消費信心逐漸回穩,加上政府正在推動振興消費措施,民間消費可望回溫,央行預測今年下半年度經濟成長3.43%,全年達到5.75%;至於明年經濟成長方面,則預測為3.45%。
央行之前表示,台灣貨幣政策沒有歐美日國家的寬鬆,利率高於美歐日的零利率、負利率,而且國內通膨仍算溫和,經濟成長不錯卻未過熱。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雖中央銀行宣布利率「連續六凍」,但同時加碼房市管制。央行表示,這次僅是微調,目的是在考量銀行不動產貸款增幅偏高,提醒自然人財務槓桿,避免地價上漲帶動房價。因此,提出3大調整,從9月24日起實施,包括:
一,新增規範自然人特定地區第2戶購屋貸款不得寬限期,特定地區包括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新竹縣及新竹市。
二、調降購地貸款最高成數6成。
三、調降工業區閒置土地抵押貸款最高成數5成,明定工業區閒置土地抵押貸款規範措施除外條款之「一定期間」為1年。
央行指出,這次微調是滾動式的調整,寬限期部分目的是提醒自然人需要留意財務規劃,注意財務槓桿。依據聯徵中心資料顯示,今年6月底有2筆房貸的自然人,擔保品坐落六都加上新竹縣市比重達到82.6%,因此選擇性信用管制微調,但是央行並未對貸款的成數有更進一步之規範。
至於購地貸款,央行表示,並非炒房問題,而是發現建築融資成長偏高,而且主要是由購地貸款推升,考量土地交易熱絡將會推升地價,地價上漲又將帶動房價走高,並不希望信用資源流向過度集中房市。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10682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二段77號20樓之三
© 2011 www.tnef.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