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氣燈號睽違超過10年再亮紅燈

  • 資料來源:現代財經基金會
  • 更新日期:2021-04-07
分享到 Facebook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Line print

2021年3月26日至4月2日財經要聞分列如後:
1. 景氣燈號睽違超過10年再亮紅燈
《本會3月27日訊息》國家發展委員會26日公布2月景氣燈號綜合判斷分數,較上月增加3分,升高至40 分,跨越變燈門檻,睽違超過10年,再次亮出代表景氣「熱絡」紅燈。這是2010年9月以來首次亮出紅燈。
國家發展委員會指出,去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後,工業生產、零售等指標皆都受到影響,今年上半年出口、投資及消費成長可期,在存在偏低基期效應因素下,國內景氣綜合判斷分數將維持在高檔,整體觀察沒有要往下走,極有機會維持「紅燈」。
國發會更進一步指出,國內景氣領先指標已經連續10個月呈現上揚,雖其累計漲幅10.23%,惟累積幅度未再明顯擴增;此外,國內景氣同時指標則是已經連續9個月上揚,雖累計幅度達到9.93%,但持續擴大,顯示目前經濟表現相當強勁。
國發會分析,隨著國內景氣復甦,國內消費持續增溫,今年上半年民間消費沒有疑慮;投資方面,不論是外商、台商投資力道強勁,沒有停止跡象,將會持續投資包括半導體、5G、綠能、車用電子等。
至於出口方面,國發會表示,隨著疫苗施打,各國經濟有望陸續解封,帶動需求,國際經濟將會持續復甦,出口可期。
不過,許多學者專家提醒,應該開始觀察相關數據,其關鍵指標還是在正向產出缺口,依據初步估算,台灣已經存在正向產出缺口,因此必須開始檢視景氣是否出現過熱跡象;亦即在物價已經略有上行趨勢下,而且經濟愈來愈好、出現偏高正向產出缺口,此意味著經濟有過熱之跡象。再者,則是正視景氣熱絡所伴隨而來的五缺問題。
此外,台灣是個小型開放經濟體系,利率政策必須考量國際經濟情勢,各界應該開始關注台灣利率是否需要持續維持偏低水準。另一方面,則是最近兩年台灣迎接企業投資回流,去年電子產業受惠於疫情期間宅經濟的效應,爆發強勁成長動能,在台灣資源有限的情形之下,面對景氣轉好,必須正視景氣熱絡所伴隨而來的缺水、缺電、缺地、缺勞工、缺人才等五缺問題。尤其近日水情嚴峻,電子零組件等高端產值製造業對台灣GDP之貢獻極大,一旦缺水問題惡化,勢必對台灣的經濟帶來衝擊。

2. 世銀東亞經濟展望報告預估今年中國大陸及越南最優
《本會3月27日訊息》依據世界銀行26日公布最新《東亞暨太平洋經濟展望報告》顯示,2021年東亞與太平洋地區經濟成長將會由去年1.2%提高至7.4%。若不納入中國大陸,此一地區今年經濟僅增4.4%,雖比去年衰退3.7%的情形明顯改善,但仍是低於長期均值。
世界銀行指出,中、越兩國經濟表現出色,是2020年少數僅受疫情輕微影響,並未陷入衰退的國家,預估中國大陸2021年經濟成長由去年2.3%提高至8.1%,越南經濟擴張則是將會由去年2.9%提高至6.6%,引領東亞與太平洋地區經濟成長。。
此外,世界銀行同時公布印尼、馬來西亞今年經濟產出將可以恢復至疫情之前水準,預估各自成長4.4%、6%。泰國與菲律賓今年各自擴張3.4%、5.5%,但是直到2022年,其經濟產出可能仍低疫情之前水準。
不過,世銀強調,該區復甦並不平均,多國仍未擺脫疫情困境,使得成長仍是低於長期水準。
世銀強調,全球經濟復甦部分受到美國龐大振興措施支撐,帶動商品貿易趨向熱絡,挹注該區成長平均最多增加1個百分點。不過,全球觀光相關產業到2023年前,都是低於疫情之前水準,讓造成倚賴觀光收入的經濟體復甦,也將受到拖累。
世銀指出,「成功推展疫苗接種、儘早控制疫情、重大政策改革及新的技術普及」,可讓經濟成長優於預期。反之,若遏止疫情速度緩慢,則可能造成經濟活動遜於預期。

3. 全球投資晶圓製造將創新高
《本會3月28日訊息》依據外電報導,全球半導體龍頭英特爾最近發表IDM 2.0策略,除了將投資200億美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Ocotillo園區興建兩座先進製程廠,以支援英特爾產品和客戶不斷成長的需求之外,同時也將擴大委外代工,包括將CPU晶片塊(tile)委託由台積電、聯電、三星、格芯等晶圓代工廠商,以作為晶圓代工客戶提供產能之承諾。
顯示,英特爾在半導體發展策略上,採取建置自有產能及擴大委外代工雙軌並行,使得設備業者看好半導體投資將創新高紀錄。
其中,英特爾與IBM進行新的策略合作,加快半導體製程和封裝技術創新速度。英特爾新廠將會積極使用7奈米極紫外光(EUV)製程技術,同時規劃年內宣布在美國、歐洲和其他全球據點,進行下一階段的產能擴充。
至於英特爾希望和晶圓代工廠擴大既有的合作關係方面,晶圓代工廠如今將可以製造生產系列配合英特爾技術的產品,包括:通訊、連網、繪圖晶片、晶片組等。這些促進英特爾與晶圓代工廠的合作不斷成長,包括採用先進製程技術製造系列模組化晶片塊在內,從2023年起開始為PC端和資料中心領域提供以英特爾運算為核心的產品。

4. 全球主要央行提出對抗氣候變遷策略
《本會3月29日訊息》依據倫敦金融時報報導,全球89家主要央行和金融監管機關所組成的綠色金融體系網路(NGFS)團體,為了支持巴黎氣候協定目標,已經在報告中共同提出九種策略,能讓央行運用貨幣政策,因應氣候變遷風險,以及各國央行能夠依據自身使命、權限和對氣候變遷的曝險程度,選擇較適合的策略。
這些方法將會保護央行免於受到氣候變遷風險,以及在不致削弱央行主要貨幣政策工具的狀況之下,支持各國政府環保政策。
其中,在各國央行購買企業資產方面,NGFS提出兩種更環保的策略:第一種策略是,選定一項氣候指標,同時偏向挑選在這項指標上表現較佳企業;第二個策略是,篩選去除將產生最多二氧化碳的資產、企業或產業,例如燃煤發電廠。
再者,NGFS另又提出四種策略,讓央行改變接受銀行抵押品的規定,例如降低碳濃度較高抵押品資產價值。
此外,NGFS也在評估三種選項,讓央行的放款更加環保:第一種選項是,對達到特定氣候指標的銀行,提供較低融資利率;第二種選項是,對提供較少碳排放抵押品的銀行,給予較低融資利率;第三種選項是,央行可以讓達到綠色貸款門檻或揭露氣候風險的銀行,得知其融資條件。

5. 台積電設備投資占國內製造業之比重超過五成
《本會3月30日訊息》經濟部統計處29日公布經濟情勢顯示,隨著近年以來,半導體廠商擴大投資,推進全球頂尖製程,加上5G網路布建,台商回流設廠等因素加持,依據主計總處預測今年固定投資將達4.9兆元,實質成長3.5%,連續四年成長。
經濟部統計處表示,2011及2012年受到歐債危機全球景氣降溫影響,固定投資減緩,之後呈現逐步回溫態勢。2019年受惠半導體、太陽光電及離岸風電等行業投資挹注,加上台商回流投資增溫,年增更達雙位數字成長,為2011年以來的最大增幅。雖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由於台灣防疫得宜,加上國內半導體業者持續投資先進製程,以及政府推動綠能等投資建設挹注,固定投資規模達到4.7兆元,實質成長5.0%。
經濟部統計處指出,若與2020年主要國家固定投資實質成長比較,以台灣的成長5.0%較佳,已是連續三年成長;南韓成長2.6%,終止連續二年衰退;美國及日本則是轉呈衰退1.7%、4.1%。
若從部門觀察,過去民間部門為台灣的固定投資主力,其占比自2014年起均逾八成,2020年占比高達81.1%,實質成長3.2%;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公共部門由於政府積極落實預算執行,加上推動前瞻計畫,2020年占比18.9%,為近七年來的最高,其中公營事業大幅成長28.1%,政府部門也成長了7.3%。
經濟部統計處同時發現,過去國內投資多以營建工程、機器及設備為主,隨著國內經濟朝向知識密集產業轉型升級,研究發展及軟體等智慧財產投資占比逐年成長,2020年占比22.3%,較2011年增加3.5個百分點。
另一方面,依據經濟部統計處製造業投資及營運概況調查,2020年前三季以電子零組件業投資金額6,647億元為最高,占整體製造業之比重超過六成,年增2.5%。若就製造業上市櫃公司觀察, 2019年固定投資以台積電投資金額的4,503億元居冠,占整體製造業固定資產投資之比中超過五成,而且較上年大幅成長51.1%。

6. 美國無意取消對中貿易加徵關稅
《本會3月30日訊息》2018年3月所爆發的中美關稅戰,拜登政府無意鬆綁。美國貿易代表戴琪28日在接受華爾街日報專訪時表示,雖關稅會對美國企業界和消費者造成損失,但關稅具有助於保護公司免受外國補貼競爭影響,取消關稅可能損害經濟,除非溝通得當,並使中國改變貿易行為。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表示,美國並未準備在近期中取消對中關稅,但是與中國大陸之貿易談判則持開放態度。戴琪表示,無論是美國公司、貿易商、製造商,抑或是工人,需要有能力因應那些影響業務的變化。
報導指出,美國大型出口商所組成的「全國對外貿易委員會」(NFTC),聯合30多個行業協會共同推動廢除美國對中關稅的改革聯盟(TRC)。聯盟主張,美國政府倉促徵收更高關稅,促使中國大陸改革做法效果不佳,同時也對美國公司造成嚴重經濟傷害。
此外,戴琪為關稅政策之辯護指出,沒有一個國家放棄自己籌碼,而且關稅是為了補救不平衡、不公平的貿易狀況。戴琪認為,貿易代表需要處理美國內外許多棘手問題,目前已面臨那些急於解決中美貿易衝突的美企所給予的壓力。戴琪表示,待時機成熟後,再與劉鶴通話,目前日期未定。

7. 若疫情獲控則美國今年經濟成長將創1983年來最高
《本會3月31日訊息》綜合外電,IHS Markit年初曾經針對經濟學家進行調訪,這些學者預期美國2021年實質國內生產毛額(GDP)可望增長4%。之後,美國國會通過1.9兆美元救援計畫,加上全美疫苗施打量已經超過1億劑,促使這些經濟學家樂觀預期疫苗接種計畫能夠有效使得新冠疫情獲得控制,再度將經濟成長估值上調到6.3%。
經濟學家與決策官員均都認為,2021年美國經濟成長將創下1983年來的最高紀錄,同時是1983年以來經濟成長速度最快的一年。無獨有偶,聯準會(Fed)如今也是預測美國2021年GDP成長將達6.5%,超出2020年12月聯準會所預估的4.2%增幅。
此外,部分經濟學家補充,若再考量2021年將有多少資金可以挹注美國經濟,以先前國會所通過的1.9兆美元紓困案為實例,該項紓困金額規模占美國GDP的8%,而且多數資金都將在2021年時注入美國經濟,所以上述GDP成長預估可能過於保守。
此外,過去一年美國政府所發放的紓困金與民眾在疫情期間中支出減少,也令民眾手中現金大幅增加。依據Fed統計資料,2020年底美國民眾在儲蓄、銀行與貨幣市場帳戶中所擁有的金額,比前一年多出2.8兆美元,約占GDP的13%,一旦疫情減緩、經濟重啟,這些資金預料絕大部分將會流入美國經濟。
不過,這些學者迄今不敢對美國經濟成長的前景太過樂觀,原因之一就是,他們對疫苗接種與疫情減緩的看法,並非百分之百確定。

8. 中國大陸3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升至51.9%
《本會4月1日訊息》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31日公布3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達到51.9%、56.3%和55.3%,比2月分別上升1.3、4.9和3.7個百分點,整體經濟呈現延續之前擴張態勢。
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指出,春節過後,企業生產加快恢復,3月份製造業景氣明顯回升。在所調查的21個行業中,17個行業PMI位於榮枯線以上;其中,生產指數和新增訂單指數分別為53.9%和53.6%,高於2月2.0和2.1個百分點。若從行業情形來看,非金屬礦物製品、專用設備、電氣機械器材、計算機通信電子設備及儀器儀表等行業兩個指數均是高於55.0%,相關行業產需兩端景氣上升較快。
其次,3月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則為56.3%,高於2月4.9個百分點,非製造業擴張步伐加快。其中,服務業升至較高景氣水平,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5.2%,高於2月4.4個百分點。若從行業狀況來看,鐵路運輸、航空運輸、電信廣播電視衛星傳輸服務、互聯網軟件及信息技術服務、貨幣金融服務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運行皆在60.0%以上,高位景氣水平,業務總量增長較快。
至於3月綜合PMI方面,其產出指數為55.3%,高於2月3.7個百分點,構成綜合PMI產出指數的製造業生產指數和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之數據,分別為53.9%和56.3%。

9. 拜登拚基建狂撒2兆美元
《本會4月1日訊息》綜合外電,美國總統拜登所推出的財政刺激計畫將分兩個階段公布,其中於31日在匹茲堡發表第一階段以名為《重建美好(Build Back Better)》的2兆美元基礎建設方案,內容包括:交通運輸、修繕道路、橋梁、機場;公共用水、醫療、寬頻系統、能源轉型、對應氣候變遷;高齡社區照護;創新研發等四大範疇。
將企業稅率從21%調高到28%。
白宮指出,這項為期程8年的2兆美元基建計畫,為替此項龐大工程籌措財源,拜登政府將會透過企業稅率從21%上調到28%,以及對企業的海外獲利加稅支應,預定分成15年支付。如此一來,無異推翻前朝川普政府所主張的低稅政策。
拜登此項基建方案,分成包括:6,210億美元投入運輸基礎設施現代化,4,000億美元用於協助照料年長者與失能者,3,000億美元提振製造業,2,130億美元修建及興建平價住宅,1,000億美元擴充寬頻系統。該項計畫共計要求翻修2萬英里道路,建造50萬座電動車充電站,汰換國內現有鉛管及服務管線,整修老舊校舍,擴建年長者和失能者居家照護設施,投資美國本土半導體製造業數十億美元。此外,則是同時提議強制提高美國低碳發電比例,以實現2035年之前電網去碳的目標。
至於第二階段計畫方面,則是聚焦軟性基礎設施投資,涵蓋幼兒照護、家庭減稅優惠及其他國內計畫,擬藉調高富人稅率解決財源問題。
另一方面,拜登政府所提出的財政刺激方案,未來並不排除將支出規模擴大到3兆至4兆美元,其投資手筆之大,可以媲美小羅斯福總統時代所推出的「新政(New Deal)」,或是與詹森總統時代的「大社會計畫(Great Society)」相提並論。不過,近年以來美國重大基建法案多半在國會中卡關,民主共和兩黨在支出規模與如何找財源上爭執不下;尤其拜登希望推翻2017年所通過的稅改法案,恐怕不易。

10. 三月PMI持續擴張原物料價格指數首破90%呈現隱憂
中經院1日公布3月經季節調整後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62.7%,已經連續5個月維持60%以上擴張速度;雖擴張速度連續2個月趨緩,但仍維持在相當高檔水準。在製造業六大產業PMI中,除了化學暨生技醫療產業擴張速度59.8%,其餘交通工具產業、電力暨機械設備產業、電子暨光學產業均在60%以上的擴張速度。
中研院經濟所研究員簡錦漢表示,台灣產業結構在疫情期間中,因為爆發商機,例如遠距商機,以及5G、電動車輛等新興產業發展,需要台灣產業所生產的零組配件,堪稱得天獨厚。
中經院院長張傳章補充,2月工作天數較少,3月表現突出,雖有些基期因素,但廠商確實對未來的景氣抱有信心,製造業未來六個月展望指數續揚5.5個百分點至78.8%,再創2012年7月創編以來最快擴張速度。
中經院指出,並非僅有台灣PMI持續擴張,全球shut down以後重新開機,美國、歐元區、南韓等國家PMI也是同步上揚。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三月製造業庫存普遍拉高,存貨指數連三個月擴張,上升4.8個百點到59.9%,是2018年四月以來最快擴張速度。再者,製造業原物料價格指數增加3.8個百分點至91.6%,已經連續十個月上升,是史上首度出現90%以上的上升速度,引發通膨隱憂。
中經院提醒,雖國內主要智庫對國內消費者物價指數之預估數值約為1%到1.5%,目前尚未通貨膨脹,但原物料價格、油價、營造物價上揚狀況確是警訊,政府應該密切關注,必須及早因應。
中華採購與供應管理協會表示,原物料價格上漲幅度如此之大,雖部分業者目前說法「盡量吸收」,但吸收幅度還是有限,原物料價格上漲導致成本上升,未來是否轉嫁供應鏈下游,甚至影響消費端,值得持續觀察。
至於3月未經季調後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則是攀升3.1個百分點至55.2%,連續第10個月呈現擴張;未來六個月展望指數方面,也是續揚1.4個百分點至65.9%,再創2014年8月創編以來最快擴張速度。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10682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二段77號20樓之三
© 2011 www.tnef.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