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國際秩序下的台灣生存之道

  • 資料來源:2022年12月22日工商時報A8版「名家評論」觀念平台
  • 更新日期:2022-12-22
分享到 Facebook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Line print

  「虎年」即將在動盪不安中進入尾聲,回顧年初以來,國際經濟機構無不樂觀認為,過去兩年全球不斷歷經新冠肺炎變種病毒疫情肆虐,嚴重衝擊各國經濟成長之後,將會邁向復甦之路。不過,隨著2月被視為全球重要糧倉與能源出口來源的俄烏突如其來戰爭,波及穀物及石油生產,以及4月被認為全球工廠及消費市場的中國再度爆發疫情,造成許多產業零組件或完成品供應斷鏈,掀起全球通膨飆揚序幕。
  此外,加上美國為抑制通膨而採取大幅升息及持續縮表,帶動各國利率不斷上揚,在無形中讓全球金融衍生系統性風險;再者,為干擾中國彎道超車而透過圍堵與脫鉤,迫致各國必須選邊站隊,更進一步讓全球科技陷入碎片化衝擊。在這些不利因素迸發接踵來臨下,不但重創國際經濟秩序,而且使得未來各國經濟成長正面對著前所未有壓力,甚至呈現較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禍害的慘痛經驗更嚴苛之危機。
  無庸置疑,目前國際經濟型態乃是二戰結束之後,在美國主導下所形塑出來的秩序作為藍本。尤其1990年代蘇聯解體之後,美國獨占鰲頭超強格局,更是讓美國主導的自由化國際貿易制度全面展開;然而,更加重要的是,在其不斷延伸過程中,讓不同貿易制度背景的國家加入,同時透過自由化浪潮,促進各國經濟邊境的開放,以及加強區域內部各種生產要素之交流,藉此建立各國參與跨境分工思維,進而規劃最適產業布局,開啟現代國際經濟秩序緒章。
  不過,此一頗穩定的分工模式,卻又受到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衝擊,導致國際經濟秩序迫不及待希望新的一章登場。亦即在此之前,國際經濟秩序歷經全球化持續擴張,透過全球與區域之合作,採取降低關稅、排除邊境障礙、暢通物流管道與減少交易成本,共同促進經濟活動的可預測性與可延伸性,以及推動全球市場、資本、技術與生產的整合及運作,帶來全球產業生產效率的提升與經濟之繁榮,讓全球各國享受全球化之紅利。
  也就是說,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危機,在造成西方國家元氣大傷的同時,讓快速崛起的中國,藉此機會領銜新興國家進行整合、加入競逐,重新定義國際經濟秩序各項制度話語權與主導權。從此之後,隨著中國經濟實力不斷茁壯,讓美中大國的角力,從貿易逆差爭端延伸至科技圍堵對抗,加上在地緣政治深刻暈染下,甚至主張以「在地化(Localization)」模式來替代全球化,導致已嚴苛的國際貿易情勢更加動盪不安。
  很顯然地,國際經濟秩序在此前所未有情勢衝擊之下,導致長期以來所享受的全球化紅利,似乎遭到在地化替代正在逐步消退。也就是說,近年以來國際經濟秩序陷入動盪不安格局,仿佛過去我們所熟悉的環境正在逐漸邁向終點,歷史已進入舊秩序遭到動搖、新秩序尚待破繭而出的前夕。這種變化正意味著,經濟全球化帶來世界各國之間高度相互依存,卻又同時隨著地緣政治、新興科技、軍事衝突、生物變異等因素糾葛接踵來臨,導致現行全球化治理架構已經無法因應這種根本性、結構性劇變。
  面對國際經濟秩序詭譎多變情勢挑戰之下,台灣經濟無法倖免,正在迎接逆風的衝擊,卻同時是破浪之機會。亦即台灣是一個典型小型開放經濟體系,過去以來經濟可以持續成長,不可諱言是受惠於全球化下的國際貿易。在全球供應生態體系在地化整合發展趨勢下,為了接近市場、人才、技術、原材物料等,其實是需要透過「思考全球化、行動在地化」的思維重新定位,促進產業結構「全面轉骨」,始能在全球經濟舞台上扮演舉足輕重角色。
  另一方面,更加重要的是,雖過去六年以來兩岸關係發展持續陷入僵局,但並非完全陷入悲觀地步;尤其雙方經濟透過「地理位置」所存在的依賴關係,歷經40餘年發展已呈現極為密切難以脫鉤的事實。畢竟,台灣生存發展與否,並非依賴大國的角力或妥協,而是需要憑藉自己的智慧與選擇。因此,未來台灣若要經濟持續發展,唯有透過長期以來所累積的產業技術實力作為籌碼,同時利用先天位置於亞太區域樞紐的地理優勢,藉此找出最適生存之道。

(2022年12月22日工商時報A8版「名家評論」觀念平台)

戴肇洋(台灣省商業會顧問)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10682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二段77號20樓之三
© 2011 www.tnef.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