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台灣石化業發展史
作者:薛化元, 張怡敏, 陳家豪, 許志成
出版者:現代財經基金會
定價:500元
出版日期:2017年3月

  本書建構台灣石油化學工業的歷史發展脈絡,闡述該產業與國家機器、黨營資本、民間資本之互動歷程,以及在台灣經濟發展所居的位置。讓人們系統深入完整地了解這項產業成長的軌跡,承前啟後,再創輝煌。

───────────────────────────────────────────────

  石油化學工業,簡稱「石化業」,為二戰後台灣經濟成長過程關鍵的產業。近三十餘年,該產業上、中、下游所創造的產值與就業人數,占製造業1/3 強、出口值亦占台灣出口總值的1/3,在電子業興起之前,是台灣製造業中產值最高、就業人數最多、出口值最大的生產部門。

  有關台灣石化業之研究成果,除了重要且具代表性的個人傳記、回憶錄、口述訪談等資料之外,學術性研究成果已有相當程度的累積,其要者有瞿宛文、王振寰、蔡偉銑等學者,其主要聚焦於台灣石化業發展過程中國家權力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民間資本的發展脈絡。近年,台灣化學工程學會(2012年∼2013年)甫出版的《台灣化工史》叢書,不僅跨及化學工業等相關產業別,內容尚包含化學工程教育演進、化學工程退休技術人員口述訪談等多元面向。

  上述研究成果對於台灣石化業發展與時代脈動的關聯性,雖已有一定程度的說明,惟其所探討的石化業範疇,上游是以輕油裂解且以乙烯等基本原料的生產為主;中游則是將基本原料進一步加工的塑膠原料、人纖產業暨人造塑膠原料等產業;下游則是兩大出口產業:紡織成衣與塑膠橡膠的生產。遂將「輕油裂解-乙烯-生產量」視為石化業的衡量指標,並將一輕的設立作為台灣石化業的出現時點。

  必須注意的是,二戰前台灣即已展開石油.天然氣的探勘、挖掘與生產,乃至於1968 年一輕設立前,亦有「非以石油或天然氣作為原料」的生產石化工業產品的化學工業,皆可說是二戰後台灣石化業發展的重要起源,但是,這些問題並未獲得上述研究予以足夠的重視,成為上述既有成果所留下尚待釐清的研究起點。

  1960 年代台灣展開工業化(發展石化業)之際,台灣民間資本是否已具足夠的實力投入呢?有論者指出政府在開放四大公司民營化之前,民間資本力量並不充足,遂在官方力行民生主義經濟策略,推動進口替代政策之下,獲得各種保護與扶植,才得以逐漸發展,因而主張該時期台灣民間資本力量的「不足」與國家機器的貢獻。

  自1968 年一輕設立後、至五輕為止,台灣石化業的上游—石油市場為公營事業體質的中油所獨佔,其肩負提供民營中游乙烯等石化基本原料的重責大任,對石化業整體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量。與此同時,不免令人好奇的是,何以同一階段並非缺乏資金、知識、技術與經驗等石化業實力的民間資本,在一輕階段並未對石化業的「中游」乃至上游有所投資?因此,在國家權力主導的石化業政策之下,國家獨占資本與民間資本的互動機制,實為吾人理解台灣石化業發展的重要課題。

  在研究時期的分界上,一般多以「一輕」的成立為起點,並以政府產業政策作為分界的依據,而將台灣石化業發展階段區分為:一輕的成立∼1970年代初期、1970 年代中期∼ 1980 年代初期、1980 年代∼ 1990 年代中期等幾個階段。為追溯台灣石化業發展之起源,本文擬以日本開始殖民統治台灣的1895 年作為研究起點,並以台灣首家民營煉油廠—六輕第三座輕油裂解廠的完工年—2008 年為研究斷限。不過,基於行文時呈現的脈絡,以及對於未來的展望,全書內容並不以2008 年為界,而是將重點置於2008 年之前而已。

  如前所述,既有研究多以國家權力為研究焦點,本書則以上述研究成果為基礎,並以國家機器、黨營資本與民間資本之互動與應對作為研究視角,說明台灣石油化學工業發展的歷史背景,試圖建構台灣石化業的歷史發展脈絡,闡述台灣石化業發展中國家機器、黨營資本、民間資本之互動歷程,以及該產業在台灣經濟發展所居的位置。

相關下載 / 連結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10682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二段77號20樓之三
© 2011 www.tnef.org.tw